TONY1978 wrote:簡單說 用單盤很吃對路線熟悉度 路線熟才容易抓到最佳變速時機若要爬山路 48大盤對11-36飛輪 其實不算輕鬆 若再加大飛輪只是造成更大的齒差罷了因此若是爬山行程 更換更小的大盤才是正確的 這幾天要把48齒盤改42t盤了最後在硬體方面建議:因為爬坡是弱點 曲柄建議選能駕馭的最大尺寸齒盤與張力輪 建議要用正負齒系統 謝謝分享............
接著來聊聊比較麻煩的雙盤系統用過單盤後 會覺得雙盤麻煩的就是要配速 還有大對大 小對小的問題交叉使用時 對雙盤會有排斥感 當然也在琢磨怎麼讓雙盤車更簡易好騎雙盤車選擇飛輪 一般都會以最輕齒比來規劃但我從單盤系統概念發想要把大對大列入使用範圍所以如起步 或是短坡 可以大對大解決 就盡量不切小盤因為大對大所浪費的功率 遠小於頻頻切大盤所損失的對我來說:雙盤的主要概念 就是延遲下小盤的時機 或是減少前變的使用頻率目前使用最順手是48/30大盤 對11/30t飛輪 48對30一般丘陵緩坡可以撐一下
最後再來探討三盤我必須講一個事實 我的三盤車是我規格最低 車重最重的 輪組僅是萬元鋁輪但每個路段卻是最快的 其他兩台輪組好幾萬 重量6.7KG搭管胎也不是對手三盤的使用方式可以想像成單盤概念 基本上大部分平地丘陵都可以鎖定在中盤(39T-42T)遇到爬坡 或是順風大直路 才用的到另外兩盤這樣設定能減少前變速切換 而是中盤盡量用好用滿因此它比雙盤更類似單盤系統 加上齒比綿密 只要維持好踏頻都會有不錯成績三盤看似無敵 但缺點也是有的首先是機械構造天生問題 需要常常微調 (每次騎都要校正一下)變速效率較差 例如在上坡突然要升一盤抽車 有時候會升不上去還有蹭鏈條很容易發生 調整半天一樣蹭 改天用更薄鏈條試看看但也有可能是三盤僅是目前的4級以上的套件 沒有那麼精準吧?
我只是一個對自己有點要求的普通騎士 並非爭分組排名的車手而從一般人角度 這三種大盤 個別教導了我什麼?單盤:看似簡單 其實要用的好不容易變速的時機 齒比的規劃 路線的研究 都是以前不常去思考的問題雙盤:不能太頻繁使用前變 速度迴轉都難拉高所以要配置適當前後齒比 例如超壓縮盤或是大飛輪 刻意減少前變使用頻率三盤:其實三盤一點也不低階 中盤39t配綿密飛輪長途耐力賽可好用的只是套件較低階 器材準確度順暢度真的比較差簡單說共通結論: 減少前變使用頻率以上大概是我三種大盤的初步心得...
我用過三盤,雙盤,心得跟你一樣,雙盤一變化大盤就準備掉速度,迴轉速很難維持。3盤的39t如果對到好一點的爬坡輪,還可以應付到10%的坡度。變化大盤也好維持迴轉速,飛輪也可以不用那麼大,歯比綿密。總而言之,三盤歯比綿密特性讓他騎乘效率大幅提升。TONY1978 wrote:我只是一個對自己有點...(恕刪)
jcchiou wrote:以前使用整套6603(恕刪) 真的捏 原本鏈條換掉後 那些粗糙聲音都沒了我想對偶爾上下鏈不順 一定有幫助這只是先從備品中找一條側移大一點的鏈裝上而已(sram鍊條)換正確鏈條應該更有感吧發現sram鏈條側移幅度比較大 難怪sram都強調要用自己家鏈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