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一日北高 用三鐵車的疑問

我本身有一台公路車跟三鐵車,三鐵車前50後85只能平路騎乘短程OK,三鐵車比公路車還要趴,騎超過一百k就知道公路車比較好騎,三鐵車騎上坡不能抓休息把,騎下坡真的很不喜歡。騎長途對公路車來說適合,我的公路車前後50遇過幾次落山差點漂走,還好騎三鐵車還沒遇過落山風。現在換全功能輪組,最後選擇公路車能應付所有的狀況。
舒米可以看看了解一下https://youtu.be/n_Dvzru9ZuY
TONY1978 wrote:
三鐵車跑北高這問題很...(恕刪)
1.看到有車友騎三鐵車跑北高,但數量還算少數 (多半是高手)
2.可以將類似休息把的裝在彎把上
3.第二項我裝過,但實際上使用還是少,有側風時,或是突發狀況,真的危險(剎車要回去彎把)

結論:北高、雙塔 一年頂多一次兩次;騎著泛用的彎把找大集團吸血跟比較實在~
真正三鐵車的騎姿,坐骨是沒有在座墊上的,重心非常前移,吃手肘支撐的力很大。這樣一來,碰到要煞車或轉向的時候就要改變重心去握下把,頻繁地這樣移動是很浪費體力的。而且真的有突發狀況的時候要換到下把有可能來不及。在台北就算是沒有紅綠燈的河濱,也很難一路在空力把上,更何況是長途紅綠燈跟突發狀況一堆的路況。

也就是說,體力、反應跟運氣都過人的話,騎三鐵車無妨吧。



三鐵車掛在座墊上的位置,是在會陰兩側的骨頭,不是坐骨。換成公路車的幾何,趴下去之後髖關節的角度更加壓縮,長途來說除非柔軟度過人,不然應該也騎不久。
我認同你的的確會
比較有優勢
我前兩年都有加裝空力把我的車是捷安特propel空力車
我今年剛北高
由於休假比較少所以我本來就計畫到通霄
但是由於空力把三鐵把拆掉
之後就變得更加艱難
因為重心都比較像後
沒有辦法集中在頭
騎起來非常辛苦
所以明年228我決定用斜躺車來參加雙塔
休息把我也有在使用 是為了北高準備

但我不是高手 希望均速 25內 求完賽即可 不含中間安排小睡

我也有propel 但我不會用propel跑北高 因為速度不快

會用跨界車 38C寬胎低壓+彎把+休息把 上陣
isohera

我騎CX連兩年雙塔都騎進了,你沒問題啦,速度跟用啥車沒關係,有風比較重要,逆風邊騎邊罵

2021-11-09 14:09
TONY1978
TONY1978 樓主

我的戰力遠不如你 哈哈

2021-11-11 14:31
我剛騎完今年雙塔,雖然今年一半逆風一半超熱,但也想辦法24小時內騎完了
一起出發的空力車掛板輪的跟一起出發的三鐵車也是掛板輪的車友
一個空力車掛板輪的爆掉Delay,差點進不了24Hr;另一個三鐵車的全身太痠痛,根本無法騎完直接上車棄賽
反倒是我們其他用一般一級低框鋁框的不是21小時內完賽就是最晚23小時內完賽

所以我自己雙塔幾次的結論:
用比較滑的輪組>板輪 [因為很多時間都在大集團,吸住咬住還是滑比較遠不用踩的輪組最好]
比較舒適設定的公路車 > 三鐵車或是計時車
[同上,大部分時間都在吸住咬住不用踩 舒服當然最重要;
不然太趴一下子這裡痠那裏痠,24小時下來身體根本受不了]
isohera

今年過第二檢查點後,人數大減,口湖門市到南堃鯓檢查點40K一個人騎,大家超商躲太陽

2021-11-10 10:53
水平線

太陽出來之後,就爆熱了,很多人受不了乾脆睡午覺躲太陽。

2021-11-11 13:10
要能夠在TT上面趴得久,
除了本身核心肌群要夠以外,再來也是路況要夠安全。

無論是北高或雙塔,除非你真的能力過人,一開始就突破車陣,
不然前半段基本上你根本沒辦法趴。

2017年北高跟2018年雙塔我我都騎TT車去,
本身也有在玩鐵人三項 515 113 226都有參加過,
去年颱風雙塔跟今年北高也都有參加,但是騎公路車,
結論是公路車輕鬆比較多。

TT很難跟不認識的車友輪車。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