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2323dw wrote:你的車若是想要改,常(恕刪) 基本上,如果想改的話,應該改大盤,後變和輪胎輪組就夠了,通勤變速系統用sora九速應該也夠了,也可以維持平把。如果對重量沒異議,前叉用回原本高碳鋼的,路感和吸收震動會更好。我的因為在換碳叉時把原裝前叉撬傷了,只能繼續硬著頭皮用碳叉了。
Waynefinder wrote:視覺上好像會很醜 應該看不出來吧,我家裡有4台車,2台鋁車我都改前輪,1台前輪裝28後輪23,1台前輪25後輪23,除了騎乘時會坐的比較後面,視覺上我個人是覺得沒改變。會給這樣的建議只因為不用花錢,反正你有兩台車23C的胎也有方便測試。
sun2323dw wrote:你的車若是想要改,常...(恕刪) 好的大大我預計過年的紅包會撥一部分來改車目前比較想改輪胎 38c->??c. 有建議嗎?輪組大概5000左右 看到更高等的原廠pr2 不過普遍說差異不大???坐墊 改硬的點目前齒比覺得很ok不太想動如果想要寒假跟親戚挑戰北高是不是車衣車褲都要買好買滿呢???麻煩多給點指教謝謝大大
吳雲 wrote:好的大大我預計過年的(恕刪) sun大常常這樣美言,實在太客氣,讓我都有點不好意思,感謝在心了。我的Escape 1 Disc是M號,總共只改了輪胎、輪組、飛輪、座墊、牛角、卡踏,然後把立車柱拔掉,車重勉強壓到10公斤以內。至於變速跟大盤雖然還有很多改善的空間,尤其那個2020年版的四方軸大盤我現在越看越不滿,但我改車的理由是因為大叔年紀跟體重都有一點了,原車不改我實在是山路爬不上去,因此改裝的項目都著重在爬坡跟踩踏效率;至於出廠的變速系統雖然蠻遜的,但原本爬坡的齒比就已經夠暴力,且反正影響的主要是變速的順暢跟爽度而非爬坡踩踏效率,就別再花錢了。在這麼多改裝項目裡面,牛角你已經裝了;2021年版的飛輪已經是卡式的,你也沒必要換;新版甚至連一體式超壓縮大盤都直接幫你裝好,更已經把我現在看來舊版最礙眼的地方解決掉。接下來影響爬坡及踩踏效率差別最大的是輪組,但問題是你的預算有限,而任何重量高於1.5公斤的輪組我覺得都沒什麼升級的價值,5000塊的PR 2 Disc請直接跳過,換那個是浪費錢,輪組等錢存夠了再來換。除了輪組外影響爬坡踩踏效率最大的是胎,一級胎像我現在用的馬牌GP5000前後兩輪價格大概2500-3000之間,原廠框比較粗不建議用25C以下你可以選28C,重點不在胎寬而是原廠巧克力胎實在是太重拖,你換成一級光頭胎絕對有感。除了輪組跟胎以外,接下來影響爬坡、踩踏效率最大的是卡踏。上卡後不必再擔心重踩、抽車或下雨時腳會滑掉,有效紓緩心理壓力,而且卡踏固定踩踏姿勢,可以確保迴轉及踩踏動作穩定,不會腳騎一騎就開掉浪費不必要的力氣。你怕不習慣、摔車或不好走路的話建議買登山車卡踏,那個不會摔車沒有人家說上卡先摔3次的問題,走路也可以正常走不必學企鵝。卡踏可以買便宜的就好,但卡鞋的錢不要省,一定要試穿合腳,而且買碳纖維底的。至於座墊的話就看個人,我是因為太胖流汗又爬山重踩,原廠座墊太軟騎久了(超過50公里)一直磨擦身體會燒襠、屁股開花,不得不換座墊。但座墊其實不必花大錢,我自己是上蝦皮買個便宜的白牌碳纖座墊來換就坐得很爽了。雖然是大陸白貨牌,但硬座墊能固定乘坐位置不會滑動一直磨擦,對於長途騎乘避免燒襠很有用,而且重量只有原廠座墊的1/3吧。缺點是白牌carbon座墊真的硬梆梆一點彈性都沒有,短程騎乘不太舒服,一定要穿車褲。你如果沒有燒襠、屁股痛問題的話,其實原廠那個座墊雖然墊很厚蠻重的,但騎短程不必車褲也很舒服,不一定要急著換。
吳雲 wrote:哇好貴啊!!!改不起(恕刪) 哈哈,要說划算的話是不怎麼划算的,改車只能算一種興趣,一種全然客制化自己心目中配置的滿足感,不過這次的改裝成效不怎麼成功,雖然外觀和重量是滿意的原意是想組一個越級的爬坡公路車,但碟剎輪組還是太重了些,雖然整車如果用25c外胎重量已經壓倒8.5kg,但手部傳來的震動壓力始終無法解決,之後可能會換一個輕一點1.5重的輪組吧。輪胎的話比較推薦schwalbe pro one 28c.38c雖然會比較穩定也適應多路況,但會很重,沒有gravel打算的話應該不需要那麼寬的胎。
JW75 wrote:sun大常常這樣美言(恕刪) 我也想把卡踏換成登山車版的…不過卡鞋已經買了公路款的…殘念我也在用白牌的碳纖維座墊,不過不穿車褲還真的會磨損屁股…目前因為震動的關係,還無法挑戰長時間騎乘。最終目標是希望能組成一架可以挑戰武嶺的單盤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