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2-3萬預算買平把公路車,求選車意見

要練的話,車錶買有心跳和迴轉數的,再買一個油阻式訓練台,每天練個一小時迴轉數100,要不到半年應該就輕鬆跟團了吧。
我倒覺得先減重,再強化肌力,最後帶些心肺訓練。我會分開練,有時會混合操作。
依條件,我會選a3 重點還是個人的適應,
平把丶彎把對我,速度不是關鍵差異,在姿勢怎麼"擺放"
以上,供參。
Ps: 不管跟什麼團,我會先在indoor 弄一下自己,不然會毛毛的…
DeliriousC wrote:
謝謝回覆。1. 我看(恕刪)


1. 我想2小時均30跟個人的體能有比較大的關係,不同車種就是難易之間的差別而已,escape 要均30當然可以,但相比fastroad要付出更多體力是一定的,但不可否認彎把會更輕易達到,在同樣騎乘時間和距離的情況下,escape的健身效率是較高的,因為它較重。
對我來說騎車目的是健身,在有限的時間下,平把車能讓我消耗掉更多的熱量。

2. Tiagra或更高級的變速器對我們這樣的新手來說,應該感受不出多大差別,而且我在山路上也看不出來其他的挖地瓜有騎比較快,變速時間差個零點幾秒的就別計較了吧,又不是要上凸台。
抱歉,升級輪組的部分我就不清楚了,因為我只用原廠的sr2,就算騎壞了,我也是換一樣的,原因如第一點所述。

3. 我會換fastroad是因為想騎看看碳架的感覺,結果是震動感覺確實稍稍比鋁架低,而無內胎也比有內胎的Q一點,整體上是比較舒適沒錯的,105跟tiagra如第二點回答囉!

4. 記得是打九折,30000台幣左右

以上小弟淺見
如有錯誤地方 請不吝指教
robbert99 wrote:
油阻式訓練台

請問油阻式訓練台大概多少錢?
謝謝各位大大的意見。
可能是我一開始定的目標有誤導性,想入團其實是想認識一些新朋友,帶我去騎一些我一個人不太會/敢去的路線,這樣比較有動力堅持。體能和心態都決定了我在速度上其實不說會有很大的追求。
我重新審視了一下自己的情況,確定平把的確是更符合自己目前的需求,更理想的做法或者是平把和彎把各買一台,但暫時比較能實現。
買車最重要是確定size

買錯size最貴

確定適合你的身型後,選一臺塗裝喜歡、又在預算之内的

其他什麽碳鋁啦、CP值啦、105啦、碟煞框煞、車重 等等對想要重新開始騎車的你不是那麽重要,因爲重點是你要出去騎。天天騎的東西,CP值當然高;買了不騎,什麽CP值都沒有。然後騎多了自然速度就會上去。我常騎車的時候,騎 Escape3 也刷卡公路車。少騎車的時候,騎公路車給登山車刷卡。我無法給建議,我只知道size不適合或者塗裝你看了覺得很醜的車,你一定不會常騎。
一般市民如你我;買台入門快速路,想進階再換個輪組;上山下海、休閒或進階、獨推或跟團就滿夠用的。
我都自己騎所以巡航輪車沒有很清楚,也不敢說自己爬坡實力如何,但昨天貼著30萬的BMC TEAMMACHINE一起上山是完全OK的。

給你參考。
DeliriousC wrote:
想認識一些新朋友


1. 我想樓主這點考慮是最重要因素的吧!?平把或彎把或許看看你想加入的團,大部人的車做選擇。

2. 我之前也只騎過登山車,第一次騎西濱被好多老前輩刷卡自尊心嚴重受損,在01上爬了好些文,終於下定決心買了一台庫存變速是105的公路鋁車。騎登山車時覺得變速器很重要,變速順不順真的心理感受影響很大,所以從善如流選105以上等級的變速(實際買車時,車店老闆說其實Tiagra跟105的手感也不會差太多,不過我是俗辣,還是買105的較保險)。這台車牽回來,全家試騎一輪,果然比登山車犀利。仔細研究除了車子輕,主要是車架幾何好不好發力有關。

所以建議如果要跟團騎,不要考慮escape。公路車幾何其實我們外行說不出所以然來。所以依車廠設計車子訴求考量就對了。Escape屬於通勤性質的,舒適取向,效率就不高了。可以參考下叉長度,下叉長度影響了鍊條長度,鍊條越長自然發力效率會減低。你看giant的車子,比較下叉長度及車子設定用途就可看出端倪。TCR最短,所以多山的台灣,TCR賣最好,但也有人說TCR是拚輸贏的,騎長途不舒服(這個人是誰底下會提到)。

3. 上述公路車車架較大所以當初是設定給兒子騎的,做為是否全家換公路車的參考。由於效果正面,所以陸續要添購。因為之前騎登山車的經驗,我一開始也把平把當第一考量,所以入手了Fastroad adv1,感覺碳纖真的騎乘舒服很多,但是即使同等級105,平把的變速真的不如前一台彎把的順,但是優點是煞車在握把點旁邊,遇到緊急需煞車時,真的比較安全。依安全性來看很適合女性入門,所以理所當然成為老婆的座車。

3. 預算考量,第3台只好去網路找二手的,我運氣好收到一台defy彎把碳車,變速ultegra的,不過變速實際使用後跟105真的差異不大,所以變速真的105就夠了。賣車給我的車主固定每幾年會換一輪車,手上同時好幾台也有TCR,TCR騎長途不舒服就是他說的,我沒騎過不知道啦。

4. 總結一下:
(1) 碳車騎起來真的較舒適。
(2) 同等級的變速,彎把變速比平把順很多。平把變速較硬要多多練習找手感。
(3) fastroad 跟 defy 騎乘的速度差不多。兩者看起來的差異在平把跟變把。不過價格差很多,單看零件同等級平把的變速器比彎把便宜很多。
(4) 女性或入門,平把的煞車安全性較佳,彎把煞車在前面很少人能一直握著前把吧,很累的。
(5) 我只買碟煞的。

5. 建議:平把比彎把便宜,但是變速流暢度會差一點,如果您騎車很有經驗了,應該直上彎把。不過您的預算考量真的是一項考驗,但或許像我上網找找二手也是一項選擇。還有要注意齒比,目前大盤50/34飛輪11-34是主流,是爬坡跟平路的折衷,您要跟的團是否有不一樣的路線需特殊齒比也需要留意。

6. 猜測或許樓主有想可能會 off-road 才不考慮彎把吧。
cyprid wrote:
買車最重要是確定size...(恕刪)

謝謝分享,尺碼的確是個難題。高端的平把市場估計太小,跑了好多家店都只有M或以上的碼,加上因為疫情國外目前單車市場很火,車店外都是排隊的人。
在沒法同時對比兩個尺碼的情況下,只能憑初步感覺決定了。
我雖然不是外貌協會的,但的確因為塗裝而放棄了一台打折的Merida女裝車。
clhung0 wrote:
總結一下:
(1) 碳車騎起來真的較舒適。
(2) 同等級的變速,彎把變速比平把順很多。平把變速較硬要多多練習找手感。
(3) fastroad 跟 defy 騎乘的速度差不多。兩者看起來的差異在平把跟變把。不過價格差很多,單看零件同等級平把的變速器比彎把便宜很多。
(4) 女性或入門,平把的煞車安全性較佳,彎把煞車在前面很少人能一直握著前把吧,很累的。
(5) 我只買碟煞的。(恕刪)


謝謝大大的詳細分析和經驗分享。(感動)
你總結的幾點對我來說特別有參考性。
這邊的團幾乎都是彎把車。
暫時不想上彎把是因為會獨推去練心肺但也會休閒騎,不想每次騎車都得全款裝備,也會怕定桿倒。在不熟路和需要重新適應的情況下,平把對我來說比較有安全感(比如說大卡車多的時侯,有上行人道或碎石路的選擇)。
另一個考慮就是這個預算買彎把,除非是能剛好碰到合適尺碼的特價庫存或中古車,不然就只能買到Claris或Sora等級的三級鋁入門車,那樣的話我可能很快又想換車了。
聽了各位大大的意見,我應該就是在Fastroad和Speeder中選一台,但同時會留意有沒有合適的彎把車。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