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71312 wrote:因為車子尺寸太多有XXS XS S M ML L . 尺寸太多?我覺得不是問題!因為消費者想知道的是「參考重量」,而非「確實的重量」,因為大家應該了解每一年甚至每一季都有可能因為不同的零、配件(如輪組、變速系統等等)而造成一些差異。只要標示出「參考重量」就足夠了。例如:日本Giant的網站,單車的展示照片還會標清楚是 M Size,在重量的部分也會寫明是 M Size 或是S Size,讓瀏覽者可以立即做比較。
KingSnake64 wrote:先聲明:小弟我過去買...(恕刪) 不曉得原因但是國內已經有測過今年TCR全車系列的重量https://solomo.xinmedia.com/bike/180358-GIANTTCR=============================抱歉,眼殘,沒看到最後樓主有貼一樣測驗的網頁😅
可能是因為重量不是巨大的強項,(畢盡輪組重量就重了)所以干脆不列出,以免被島民發現,比它牌車重了10g。第一時間就被淘汰,而不去現場看車。現在國外covid 19要買車不需要去車店,直接寄到你家,還有30天觀賞期.
KingSnake64 wrote:台灣捷安特官網不標示車重!!!(恕刪) 因為台灣沒有規定要標示重量阿國外有規定要標示重量就這樣 結案就算台灣不標示車重,大家還是知道車重,只是比較麻煩要去國外網站或上網查而已如果台灣giant重視台灣市場就會標示重量了,反正台灣車子賣的好沒差
kevinw1125 wrote:可能是今年主推碟煞車車重難看就乾脆不標(恕刪) 同感,可能跟碟煞車有關前幾年也有全標示過,所有車的所有資料全標後來就變成半標示,有些車不標示時間點剛好跟大力推廣碟煞車的時候差不多
怨念聚合體 wrote:同感,可能跟碟煞車有關前幾年也有全標示過,所有車的所有資料全標後來就變成半標示,有些車不標示時間點剛好跟大力推廣碟煞車的時候差不多(恕刪) 應該是剛剛也去研究了一下同等級碟煞 VS C夾要同等級又要到差不多重量價格幾乎快 x 2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