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e920 wrote:
這裡是官網R8000...(恕刪)
也許我的理解有誤,請不吝賜教之。
在R8000 GS後變的datasheet中,(最多的)總齒容是39T;
對於52/36、50/34壓縮盤以及48/32、46/30超級壓縮盤,
這四種大盤的兩盤間的齒容都是16T;
符合datasheet中的Max. front difference = 16T之規範。
因此,飛輪的齒容最多就只能是39-16 = 23T。
亦即,根據datasheet所建議Top sprocket_Max. = 12T & Top sprocket_Min. = 11T之條件以及總齒容在39T之情況下,
若是飛輪最小齒是11T,最大齒的上限是34T;
若是飛輪最小齒是12T,最大齒的上限是35T。
假設,飛輪是採用11-34T,
對於52/36、50/34、48/32、以及46/30這四種大盤而言(front difference = 16T),
總齒容皆是(34-11)+16 = 39T(四種不同大盤搭配相同飛輪,總齒容全部都是一樣)。
因此,我無法理解網兄所說【大盤不同的規格是影響總齒容】這句話的意思為何?
datasheet有建議Low sprocket_Min. = 28T & Low sprocket_Max. = 34T。
若是大盤採用53/39這類標準盤,
飛輪是採用11-34T(符合datasheet的規範),
總齒容會變成是(34-11)+(53-39) = 37T。
與上面的例子相較(39T V.S. 37T),
才會符合【大盤不同的規格是影響總齒容】這個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