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請問GIANT會出一級的,但非ISP的車架嗎?

Stallings wrote:
一直有個疑問如果立管...(恕刪)


前面有人說了, Trek就是做半套, 立管較長, 上面再套個稍短的套子 (seat post mast). 不過由於套子口徑較粗, 其實沒省多少重量. 今年(2020)新出的Domane就變成了像一般的坐管是插進去的, 而不是套上去. 有否省些重量我是不知道, 但這也代表了2019年與2020年的坐管是不相容的!

這個圖是我的Trek Domane


另外, Giant D Fuse結構是在坐管與車架的關節處, 是簡單又有效的設計. 而Trek的IsoSpeed避震就必須在車架上下功夫,所以車架本身就已經增加重量. 各位可看Trek的耐久車Domane與越野公路車Checkpoint都有IsoSpeed (8~9公斤等級),但跟TCR同型競爭對手Emonda(6~7公斤等級)就沒有IsoSpeed.
Monte920 wrote:
01中的高手(財力高...(恕刪)


以職業等級來說

以重量來考量的話

我覺得根本不用ISP車架了

一級套件 一級車架 碳纖 龍頭 把手 管胎輪組 其實已經遠低於UCI的限重 6.8公斤了

差那幾十克 根本無關痛癢

反而需要煩惱如何搭配到6.8
Maocrab wrote:
你是說像TREK那樣...(恕刪)
我沒看過耶 XD
我只是有抽象的構想
Monte920 wrote:
前面有人說了, Trek...(恕刪)
哇,這樣就變特規了,不好
kulo0902 wrote:
以職業等級來說以重量...(恕刪)


的確,現在的碳纖維技術整車要搞到UCI規定的6.8公斤下限實在是太簡單了,還聽說過過輕還額外加配重塊的。
Stallings wrote:
哇,這樣就變特規了,...(恕刪)



現在哪個主要品牌不是搞特規的?

Giant D Fuse是特規, Trek的Seat post mast是特規, Specialized的Pave seat post也是特規, 沒有哪一牌的seat post 能夠互相轉換使用的.
kulo0902 wrote:
以職業等級來說以重量...(恕刪)


另外一個考量是整合坐管的剛性會比額外套上坐管的剛性為佳, 有助於傳輸動力不損失.

當然這是要到選手的程度才踩得出速度的不同, 像我這種肉腿搞不好用了ISP還嫌屁股震得痛!
Monte920 wrote:
另外一個考量是整合坐...(恕刪)


這個有可能 但我覺得影響應該很小

拜 碳纖維和編法製程的進步

以前還可以看到 好幾個品牌一級車架有出ISP

現在剩幾間在堅持

真的考量 邊際效應的話

應該像 CIPOLLINI 整個車架一體成型 在加個ISP
Stallings wrote:
一直有個疑問如果立管...(恕刪)


有阿,去看看BH G7
cch_hans wrote:
有阿,去看看BH G7...(恕刪)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