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公路車尺寸問題...

身高165~170的進捷安特十之八九會跟你說要騎xs
但是在店內簡易的fitting做過後 要相信自己身體的感覺
每個人比例不一樣 柔軟度 延展性也不同
跨高只是其中一個參考值 上半身比例 肩寬 手長也同樣重要
我身高和樓主差不多 我就是騎S號的TCR AD2 2020版的
但是車把還得加寬到42才會感覺舒適

寧小不大 也許追求的是靈敏度和那一點點車架省下來的重量 比賽中也許很重要
一般日常使用 如果是我還是會先尋求舒適性 身體能自然伸展比較重要
之前騎XS號會出現一堆不必要的痠痛 換買S號整個舒服太多
再燒下去,遲早換別人燒給我了>_<

Pizzapiece wrote:
第二点是錯的...(恕刪)


在合理fitting下,如果仍有疑慮,選小車架後續可靠其他方式調整,

本來就是兩點按先後順序考量,

一開始只講fitting才對,

後面又說講寧小不大錯,

問題是我一開始回復第一點就講要fitting,

第二點出發點在於後續可調整性,

對別人的話斷章取義不說,還連基本認錯都沒有,

有必要這麼死皮賴臉?

midnightages wrote:
在合理fitting...(恕刪)


你有你坚持的传统观念,我也有我的想法。 我想没什么必要继续讨论下去,没结果的。

祝 生活愉快
个子不高的话,跨高会是很重要的考量。如果跨高很高的话,选择XS的尺寸,你会发现你的落差很大。

很多人会认为新手应该买小尺寸的车,其实相反的,小尺寸对身体柔软度有很大的要求。切记,不要因为帅气程度伤了身体。

据我所知,除了耐力车,基本上刚刚好的尺寸,搭配17度的龙头,都可以调出至少7-10cm的落差了,问题是你有没有需要到这个落差。
寧小勿大, 是有絕對的理論支持的, 不是老舊方法.
因為膝蓋要和踏板垂直好發力,
所以坐位前後高低是先決定的.
當你坐好後向前趴,
如果上管太長, 趴不低, 就沒救了,
只好換小一號的車架,
但如果上管較短, 還可加長龍頭調較
這就是寧小勿大的道理.

midnightages wrote:
在合理fitting...(恕刪)
chachaping wrote:
寧小勿大, 是有絕對...(恕刪)


寧小勿大?尺寸表拉出來相近就知道頭管差不會太多好嗎,墊越高只會越有強度上的風險。
膝蓋垂直比較好發力?你知道適合自己的發力角是幾度嗎?


真的是沒做過專業fitting不要上來黑白講

給樓主,相近的大小尺寸不會差太多,如果你本身身體柔軟度不好或者初學者一開始設定當然不會很趴,而你可以找長頭管的車子去買,因為這樣子頭管的強度會比用一堆墊片來的好,這幾年車架的頭管都有長一點。
去現場簡易的測量身體素質例如肩寬跨高腿長那個叫作sizing,是普通車店簡易的幫客人找出符合的車架,而專業的fitting要上可調整座高把手龍頭長度的模擬車才是專業的fitting,而fittin不是一次就好,當你身體能力足夠時還需要再次回去調整座艙設定。切莫隨意聽信什麼sizing=fitting
建議還是親跑一趟giant,穿輕鬆一點的服裝去試車,雖然一輛車可調整的地方很多,但是跨高是很固定,座墊位置調整好,再去感受把手距離的差異!

9樓說的就很像我買第一台車的感覺,只是我買的是剛好的車架,一開始就覺得真是XX的大,騎著騎著,座墊就調回應該有的高度,再過一段時間,龍頭也回到正常的距離,後來把手高度也降到最底!


6688johnny wrote:
小弟最近鎖定gian...(恕刪)
聽取fitter的建議選車會比較妥當.
第一次買公路車, 大部分都是聽店家建議亂買.
買了一定各方面不合身, 需要專業調整之後才會好騎.
如果受限車架幾合調不到定位, 就只好換車, 就有其他車友能享受到您的福利品.
所以別想太多, 先買了再說.
要給什麼建議的話, 如果你手腳沒特別長, 就買XS吧, 錯的機會比較小.

midnightages wrote:
在合理fitting...(恕刪)


寧小勿大...這在fitting階段做"選擇"時也是有用的,

也許有所謂剛剛好,但如果沒有呢,寧小勿大
(當然真的太大或太小,在這fitting前早就該在尺吋上先被排除掉了)
比如介於49~50,就挑49來做...也不會是挑什麼51,48硬要調....

買過兩台車,都做過fitting,這個說法我挺認同...
單純自己的理解,非專業意見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