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平把公路車選擇


七條貓 wrote:
喔喔,原來如此,碳...(恕刪)


12mm貫穿軸在碟煞輪圈上是主流趨勢。以後你想換好一些的輪組會容易選擇許多。
休閒騎車的話
建議escape、idiom、forma就夠了

FASTROAD AD2好在碳纖、碟煞、變速
休閒騎的話 這些好處你都感受不到的
粉紅貓M wrote:
樓主在挑選車款時,
(1)車架選用 長頭管,短上管的車架 可以取得較為舒服的高角度騎姿
(2)如果預算足夠,可以選 summit one 或是 DEFY 這種 碳纖的車款
(3)再來就是 要找到 車架能吃的下較寬胎種的 車架

能找到這三種 類型的組合
就是樓主所需要的主要內容

感謝這麼充實完整的建議,我看到貓大之前好像也找過CP值高的平把,那篇文章也讓我學習不少,也讓我多了許多比較資料。


Monte920 wrote:
12mm貫穿軸在碟煞輪圈上是主流趨勢。以後你想換好一些的輪組會容易選擇許多。

喔喔,了解,所以如果針對這個車架還有所期待時,可以視為升級空間就是了。(筆記)


au4au4g4 wrote:
休閒騎車的話
建議escape、idiom、forma就夠了
FASTROAD AD2好在碳纖、碟煞、變速
休閒騎的話 這些好處你都感受不到的

唔...很務實的建議...(遮臉
衣上征塵雜酒痕,遠遊無處不銷魂 此身合是詩人未?細雨騎驢入劍門
我是騎 fastroad 鋁, 當時一來不確定會認真騎, 二來碳架款的顏色線條我不喜歡(較暗卻配上亮線條...),所以選了天藍素色的鋁車
其實有點後悔, 因為既使是28mm的輪胎, 鋁車還是震的很"硬", 後來為了舒適(但也想保留顏色), 換了碳坐管跟碳弓坐墊, 結果還比fastroad adv2 花錢更多, fastroad 直接給你碳坐管, 輪圈, 變速系統也好一點點, 碟煞好很多....很超值

推薦 fastroad advanced 2
粉紅貓M wrote: 其中 escape 1 disc 雖然貴到 1.5萬,但是它是用 無內胎系統,可以自灌自動補胎液
這個很好用喔而且這款可以下到 45C的胎,都快可以當硬叉登山車了 。(恕刪)

請問平常都騎山路爬坡,Escape 1 Disc跟FCR,綜合來評估,會比較推薦哪一台?謝謝。

ALH wrote:
請問平常都騎山路爬坡,Escape 1 Disc跟FCR,
綜合來評估,會比較推薦哪一台?


FCR 已經好幾年沒出新款了,走線還是傳統的外線,
捷安特有可能打算用 Escape 1 Disc 來取代它,
同時也把價位區間拉開,不然兩者的價差太小,
再往上就是 Fastroad SL 2!
My Interior Knowledge is Extraordinaire
FastRoad CoMax 2 推!!
ALH wrote:
2019-06-04 19:45 by ALH
請問平常都騎山路爬坡,Escape 1 Disc跟FCR,綜合來評估,會比較推薦哪一台?謝謝。

.
.
=========================
.
ALH 喵喵
.
我是粉紅貓M
.
========================
.
這兩台是有價差的,FCR 是 18800 Escape 1 Disc 只要 15800
.
.
如果常常往山上跑
.
不理會 3千塊的車價差的話,
.
貓會推 FCR
.
.

.
1)
先從最重要的 車架說起,FCR 是專門設計給爬山用的輕量化車架,
.
如果你去看實車 ,它的下管異常的粗壯,
.
.
fastroad 系列,照片上看車車的側面,下管很厚,但是實際車店去看
.
它的的下叉作成刀型,扁扁的,真的要力踩時,形變量會比較大。
.
.
Escape 1 Disc 雖然也是 輕量化的 車架,但是它的車架幾合就是做成通勤車的型式。
.
如果真的喜歡爬山,當然會希望車架是專業的。
.
FCR 外走線,老是不改內走線,原因跟 美利達的 speeder 、crossway 一樣
.
油壓碟煞,早期的油壓碟煞機構,整條線都是油管,所以沒法弄成內走線,就算是內走線,還是整條管子在裡邊。
.
雖然現在有線拉油壺的碟煞款式,但是畢竟還不普遍,價位也高。
.
.
後下叉, FCR的後下叉比較短, 在重踩時 能量比較不會被吃掉,
.
爬山很累的 , Escape 1 Disc 的軸距超過 105 cm 因為它是設計長程休閒款的車架。
.
FCR 後上叉 接點下移設計, 不用懷疑,這個是 下山時,避免屁屁被震到沒知覺的重點。
.
後下叉往下移,所以座管的露出量更多,可以去型變的量當然也變多了。 這是利用車架幾何特性的巧思
.
這種設計,也可以在 DEFY 上面看到。
.
.
車架結論,Escape 1 Disc 不是不能爬山,但是光就車架幾何,就是汎用車種
.
廣告明白的寫了, Escape 1 Disc他是都會騎行導向,跟 美利達的 Crossway uber 是同樣定位的。
.
而FCR的車架,就是專門的爬坡車架。
.
.
2)
前叉,Escape 1 Disc是碳包鋁的 ,避震性能較全鋁的 FCR前叉更優
.
但是,在爬坡時,常常是車手整個體重往前壓,此時的前叉越硬越好,
.
硬表示能量比較不會被吃掉。
.
.
.
3)
變速系統, FCR 的 Deore 這個是 30速(3X10)的登山車用變速系統
.
直白的說,就是登山車系統,整個安在爬坡車架的公路車上頭用
.
原因咩......30速 的公路車 tiagur 比 30速的登山車 Deore 貴
.
而且 ,公路車的 30/42/52 拿去爬坡不是不行,貓的平把公路車,就是這個尺比啊
.
但是就真的有些坡,人家沒力踩不上去,還是要下車用牽的。
.
如果能有 22/30/42 齒比的話,該有多好
.
Escape 1 Disc 27速 (3X9)用的變速系統是 ALTUS 這一系列是 通勤車用的
.
並沒有不好 只是 shimano給 不同系列的 變速系統的定位會不同,
.
會有在用料還有價格上略有差別,嗯....好吧,價差還滿大的。
.
早年的 Altus 只有到8速,現在能吃到9速了
.
再上去的規格是 Acera
.
貓丟在台北的卜赫馬平把公路車,就是 後9速的Acera 系統
.
=======================
.
.
另外,貓本身也是喜歡爬山的,
.
平把公路車的爬坡設定,在店內設定好後,實際在爬坡時,會感覺 有點憋
.
原因是,在設定時 一般是以平路的情況下去作。
.
但是爬山時,單車車前輪比較高,後輪比較低。所以車手的上半身會比較貼近把手。
.
如果預留空間比較少時,爬坡過程車手,會比較難運用到 雙手抓兩側的副把手的"拉"的力道。
.
所以如果重點是放在上坡要輕鬆,通常會把龍頭放低,也有把龍頭縮短的,
.
目地就是要讓上坡時,出力順暢,也更能運用到上半身的力量。
.
但相對應的,下坡時,就會比較趴,
.
這個設定上,就要有所取捨,真的沒辦法說上坡好出力,下坡姿勢輕鬆這樣的。
.
有部份喜歡爬山,騎彎把公路車的車友,在改裝車車時,就會先量好需求,
.
把原配的小彎把換成大彎把 ,原因就是,大彎把的下前緣,離的比較遠,平常用不到,
.
但是爬坡上半身要出力時,那邊就超好抓的 >__<
.
.
簡單的說,
.
Escape 1 Disc與 FCR 都是好車車
.
長途旅行或是當通勤買菜車,或是家中只能有一台車車要裝後貨架,載小孩,這種金旺50的車款
.
貓會選 Escape 1 Disc
.
如果目標是運動,而且是鎖定 爬山用的話,貓會選 FCR
.


.
付一張今天早上人家去爬山路的圖
.
金龍寺正面上 ,往碧山巌的路上,遠處那邊是台北 101
.
.
當時,貓在選購丟在台北的代步用單車時,硬是指定要碟煞。
.
因為有一次貓的彎把C夾大灰,在台東紅葉國小下山時,整個輪框發熱,
.
小腿靠近時,都可以感受到輪框傳來的熱度。
.
爬山感覺還是碟煞有優勢。
真心建議escape 1 disc,自己也是escape車主,以dusc版本來說,前叉車架的預留孔,根本為露營車取向,也一併解決置貨重心問題(舊款無預留孔,無法裝貨架),椅墊是G牌新開發件(連編碼都未上線)柔軟程度適合長途輪車也不失美感,無內胎亦是驚艷。
我也給小孩購入escape 2,在腳力有限的範圍內,平路的駕馭也是有餘。
我也是騎Fastroad Ad2 今年的塗裝剛好是我喜歡的消光黑!蠻好看的!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