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我的第一台 碳纖維公路車 BMC SLR 03

謝謝 SLR02車主的鼓勵,目前還不敢爬山,碳輪煞車還在適應中,雨天真的有點恐怖,對自己來說夠騎可以上坡,尺比能讓上坡更省力,這是小弟的主要目標,下週重新從中社開始,再慢慢挑戰風櫃嘴,也許是自己變胖太多騎車速度只有到32km,還需要再接再厲,但BMC的塗裝真的迷倒一堆車迷,包括我自己 呵呵
恭喜樓主購入美車,想順便問一下~支撐車子的腳架是什麼牌子的感覺很好用的樣子
這是臨時跟店家借的,呵呵 請詢問內湖 拜訪單車
alen_6199 wrote:
上星期因為環法季節又...(恕刪)

我目前也正在SLR02及GF02中掙扎啊
我剛好是有GF02與SLR02的車主...小小個人意見大家參考看看
基本上GF02與SLR02算是極端兩種車架,我用功能與實際騎乘來跟大家交流
GF02 定位長程舒適車架(適合挑戰石板路 200K 380K 520K)
SLR02 定位爬坡車架(東眼山、阿柔洋、五分山、不厭亭...至於武嶺要看個人)

GF02 騎乘硬中帶點韌性,對於減震條、路面接縫、石板路路感優,不會讓你抖抖抖抖不停,往往都是些許感應就通過,建議搭配25c外胎更可以讓你延長騎乘時間(西濱200 北高380 就是靠它跟板輪一起完成)
SLR02 一句話:硬 還是硬,騎上完全沒有打折的機會,腳力多少完全呈現。不要指望所謂的舒適感,在10-20公里的爬坡上,就是火力全開,用力踩或者高轉速皆可,它可以讓你抽車抽到腳軟但是車架不會軟(常人...選手與妖怪我就不知道..因為我是地球人),下坡建議要熟悉一下轉彎角度,我覺得轉彎有點敏感,入彎角度要自我調整適應一下。

目前搭配
GF02+Campagnolo Bullet Ultra 50

SLR02+Mavic elite s

這都是我的車,店家拍攝比較好 所以就用這幾張....我不是店家..所以不用來靠北說是業配文



satanjazz1 wrote:
我剛好是有GF02與...(恕刪)



BMC SLR02 
硬....就是硬!輸出多少就是給多少一點都沒打折

之前買車時也有看過BMC GF02
舒適導向在於圖的摺角有減震的效果
但只是聽店家介紹並沒有實際上路過







借版問一下
我最近也在看輪組⋯⋯
剛好也在考慮你的搭配
請教
SLR02+Mavic elite s
這樣的搭配和原廠的shimano輪組
騎乘的比較如何呢
這樣的輪組升級會很有感嗎?

應該是問我吧!!
先這樣回答:
由於我的Mavic elite s已經算是舊版(2017改版...我應該沒記錯),而且也過保固,所以有請認識的工作室改一下花鼓內部培林(軸承)以解決 MAVIC的老問題,如果跟原廠成車shimano輪組(RS-11或RS-10)比....當然是好很多,Mavic elite s號稱全地形輪,其實爬坡還好,平路弱很多但是還是可以撐一下。

成車shimano輪組(RS-11或RS-10)標準練習輪....重 重 重...但是花鼓不錯,如果預算不夠說實在不換也很好用(爬坡就...很拖),根據輪組預算可以有些調整
1.預算10000以下:跑5、跑Q或是campagnolo scirocco...等雖然重量1700g-1800g但是造型好,耐用
2.預算10000-20000:跑3、campagnolo zonda...一堆輪組任你選(露天、fb你愛他、fb黑市),我覺得這等級最適合台灣的路面,剛性、強度、價位、保養都是cp值高
3.預算20000以上:依據功能 板輪、小板輪、爬坡輪、全地形....太多...自己看.....我目前的目標是STARBIKE三鐵輪..只可惜目前預算排擠沒法馬上下手

至於手邊輪...自己看 各家都有強項


恭喜 satanjazz1 入手美車,跟小弟好像是出自自同一家店,呵呵,BMC真的硬 多少輸出 完全騙不了人
請問這組板輪是雷諾32高的那組嗎?
請問一下,
依據PO圖來看,大盤調到最大(無法判斷是50、52或53齒),飛輪調到倒數3或4大(眼花看不清檔數與齒數),後變的長腳角度就快要與地面垂直,這是正常的嗎?
我知道大盤調到最大時,飛輪倒數1或2是無意義齒比且忌用,飛輪倒數3也應少用,但飛輪倒數4我卻是蠻常用的,所以有此疑問。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