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fle65k2 wrote:
之前組了一台COLNAGO...(恕刪)
有人要騎快,勢必趴一點比較好。
有人要騎舒適,勢必落差小點好。
G牌除了 propel advanced 頭管短,所以能做水平立管。因為他是RACING的
其餘因頭管長,所以壓縮立管,舒適取向多。
這為何國外高級車架頭管比較短,比較短,犧牲了前叉些許的強度,但是能有更多的空間
讓使用者墊墊圈。或是高低落差能更大點。
G牌平價車走 TOYOTA路線,舒適取向,比較符合大眾需求。
其餘國內品牌也許走性能取向多,我不得而知。
但做的和G牌一樣,不就更走入更少眾市場嗎 ? 兩台造型像,是我也會買G牌
這就是為何其餘二線車廠走向外國車架的幾何的主要原因~我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