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當初特別跑去台中, 就是去店家確認尺寸, 店裡還有一台量尺寸的專用台, 就有點像飛輪車的設備, 騎上去可以量測各項尺寸. 即使是這樣, 也只是確認大概的尺寸, 主要是車架, 其他零件反正都可以換. 我量的時候龍頭用9cm, 現在還打算買個8cm的來備用.
我說的那三項, 也只是最粗淺基本的靜態調整. 上網大概都可以看到.

車到手後, 還要花不少時間心思邊騎邊調, 一般調個 2~3mm 就會有感了, 靜態調整哪調得出來. 這個調整是很瑣碎的, 車行也很難幫你調到100分, 能自己來比較方便, 反正身體是很老實的, 騎一陣子身體會告訴你.
也可以花大錢去做專業fitting, 身上貼標簽用相機或雷射來定位觀察, 不過還是要邊騎邊調整.
請問公路車車架大小 vs 身高
我用網站軟體算的車架尺寸好像都偏大. 而且壓縮車架設計各家不同, 單看立管尺寸也不太準, 要再參考水平上管尺寸比較好.
我覺得能上實際量測台是最好的, 但聽說一台10幾萬, 所以一般店家不會投資這個. 捷安特美利達那種大店面或許比較會有.
請問變速線這樣的走線方式是正常的嗎??
這個就沒什麼好爭辯誰是武林正宗了, 流派不同各有喜好者.
彼得哥 wrote:
180身高應該騎56...變速線還會交叉干涉...
(恕刪)
邊騎邊調了一陣子, 大概調得差不多了. 一開始座椅不太習慣, 花了不少心思處理.
這個蜘蛛座椅中央是有點隆起的. 加上 138mm寬的椅面有點弧度. 坐在椅面上是坐骨的內側受力. 好處是坐下去很多部位都會貼到椅面, 受力面積大分散壓力, 問題是我不習慣這種感覺.

即使是穿了車褲, 還是會感到會陰部位有壓力, 大概騎了10幾公里, 就會有點"坐立難安"的感覺, 騎完後坐骨內側也有點不舒服. 座椅前後高低都調過, 但沒法完全解決這個問題後, 決定放大絕使出土砲改.

用束線帶把椅面的骨架和下面的鈦弓綁住, 然後拉緊束線帶, 把椅面中央隆起處拉下去, 原本弧形的椅面也變成比較平, 這樣騎車時就只有坐骨下緣靠在座椅後面受力, 會陰部位及坐骨內側就比較不受到壓力了. 這樣騎起來比較適合我的習慣.

這個蜘蛛網座椅, 調整到這樣也差不多到極限了, 乘坐是沒問題, 但還是要穿車褲. 就邊騎邊找吧, 看能不能找到一個, 可以不用穿車褲包尿布, 也可以支撐騎100K距離左右的座墊.
調整的過程中, 騎練習台拍下影片, 然後用截圖來看騎乘姿勢如何, 角度位置是否合理. 調得差不多了, 還要靠路騎來確定騎乘感覺OK. 自己一人的土法 fitting.
膝蓋下緣通過踏板軸心位置, 我的坐姿有稍稍偏後, 因為要坐在椅面後緣. 還算OK.


手臂到肩胛骨和上半身成89度角. 上半身和水平線夾角52度, 稍有直立一點. 把龍頭往下降就會達到標準的 90/45 度夾角, 不過這樣直立一點比較輕鬆, 假日騎士不用搞到那麼戰鬥騎姿.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