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新手請較車架尺寸問題,謝謝!

MicroGiant wrote:
看太多這種建議,所以...(恕刪)


風城那套我也量過,他們給我的上管長是55cm
我才173cm,而且我上半身很短的大腿很長...

我覺得那套不是每個人都適用...
http://www.wretch.cc/blog/ab823004
個人在九月買公路車(250個 (或有人說x4 = 1000個)小朋友的可樂果EXTREME C jet)前,作了不少功課,

從conventional 車架、slopping車架、各個名詞(seat tube, top tube, effective top tube length, stem length/+/- angle, handlebar length, angle, etc.)、fitting等,光"我的最愛"就又增加了20個網址左右。真是長進不少(以下為兩個典型之參考)。故一些過程經驗可為各位之參考。

https://www.wrenchscience.com/Login.aspx?ReturnUrl=/Secure/Fit/Height.aspx?stylecode=R&stylecode=R

http://homepage.mac.com/chm6033/940414.htm



也跑了風城,但連長告知不做純收費fitting服務。

考慮到新竹有點遠,還有COLNAGO很難找到現有喜歡(外觀)且合size的車架,訂貨也難有確定之交期(三個月 or ......,很多車店都不會承諾一確定日子),故就沒有向連長購買,否則倒是蠻喜歡風城之專業。

(連長他們依靜態量測找出車架size,
再用試騎系統(即可調各個size之bike)動態試騎and調整。
組完車後再試騎做最後調整、交車。
其專業、慎重之態度讓我理解為何不想做純fitting service。)



問了好多著名車店,後來在色彩(仁愛/林森路口)看上了低調(carbon原色+部份藍之conventional - 水平(公路車我偏好傳統水平車架) - 車架)、elegant之jet噴射機,

其尺寸(seat tube 51 cc, 53 ct)即為wrenchscience給我之size,
(wrenchscience只建議 overall reach 為62.5,沒有top tube size)

對照extreme c 之尺寸表(1 cm 1 size -- 此即為"一王"之所以為"一王",四后(Cinelli、De Rosa、GIOS、Pina)之為四后吧),
51/53之top tube為53.5,故stem我只能選9 (62.5-53.5 = 9,8為不得已時之alternative)。
53.5 配 9 為可接受之最下限了。

色彩怕有爭議,基本上由客人決定自己之設定。


對這麼多小朋友的車,這是"非常冒險"之決定(事後証明,這是仍適合我之最大極限之車架了)。

比較了Giant TCR的S size車架(並無試騎)與身高對照表(range太大了),
一些fitting 調整設定的技巧(即墊圈高、stem length/angle, handlebar angle,saddle前/後、煞變把安裝位置),
就做了buy的決定。



騎乘三個月之經驗:
剛由MTB(2006 Anthem 2)轉戰RB,真是痛苦不堪 -- 尤其是虎口、肩、腰(聽說每個人由MTB轉RB之必經過程,不必然是fitting問題)。

經一個多月之調整(stem angle,handlebar angle,saddle前/後),現騎乘舒適。也印證wrenchscience之建議是OK的。

stem/handlebar不要用不能調整之一体式的(除非你已確認OK),以保留調整的彈性。



wrenchscience: (此為國外有科學(或統計)依據之系統,不要懷疑它。可再以其它資料,其他fit system佐証。)
你必須測量輸入正確 (多量幾次,用各個量測之最小保守值。多個fit system你就各選最小的。)。
車架必須 = 或 < 建議值。(略小可,太小車架最後須拉高saddle,有人說"很殺",但你必須"很趴"著騎。)





liutuanee wrote:
就算店家做了他也只是...(恕刪)


如以上風城,他們是動態的,基本上應無不準的機會。




MicroGiant wrote:
看太多這種建議,
所...因為有網友說他不做這種純只做fitting服務(恕刪)


此為個人於MicroGiant的另一開文內回覆的,個人覺得須再做以上之說明,以免誤解風城。








MicroGiant wrote:
看太多這種建議,
所...但是考慮到柔軟度不同,每個人騎乘的感覺也不同,
要單靠數據買到合適的車真的是很難,
當然也有人說他就這樣買到合適的車,
但是有多少人買的不合適的車還不知道啊。
(恕刪)


如上我對wrenchscience(已考慮柔軟度)與其他fit system之評價,我覺得選小(略小)即OK啦。真的不用太擔心。





KIDD0808 wrote:


風城那套我也量過...(恕刪)


我169.5 (or max 170) 上管為53.5 (overall reach 62.5)。

你173, 故55上管是有可能。

動態試騎了嗎?
dr.蕭的文章確實值得參考
但是我更想看你的車是怎麼裝的
其實KIDD車友55公分車架是可以騎
重點是他用什麼樣的姿勢而且可以騎多久
最主要的是他的腿長而上半身短
所以55公分的車架對他來說是不適合的
BIKEFITTING最大學問是找出你最適角度和長度
也就是車來適應人而非人適應車

對不起事後找到了你那台車把圖放大了看
個人只能說你的裝法有好幾個地方是有問題的
基本上你是在適應車
這樣的FITTING基本上是錯誤的
Mirik-06anthem2 wrote:
個人在九月買公路車(...(恕刪)


其實我實際騎過Fuji SL1 上管555的車搭配90的龍頭,騎不到兩公里虎口、肩開始覺得酸痛了,會控制不住的一直聳肩...
我身高173 但我的上半身太短上管555的車架讓我手臂很難做到微彎,所以我只好放棄...
Y拍有隻Fuji 車架就是我要賣的
http://www.wretch.cc/blog/ab823004
上面這位車友的車在另外談車架fitting文章中
kidd可以到那點圖來看,和你原來所遇到的問題做個比較
我想你不難把它的問題找出來
嚴格說這位車友騎的是登山王
但是我擔心他是用三鐵車的方式在騎
liutuanee wrote:
dr.蕭的文章確實值得參考
但是我更想看你的車是怎麼裝的
其實KIDD車友55公分車架是可以騎
重點是他用什麼樣的姿勢而且可以騎多久
最主要的是他的腿長而上半身短所以55公分的車架對他來說是不適合的
BIKEFITTING最大學問是找出你最適角度和長度
也就是車來適應人而非人適應車
(恕刪)



依Dr. 蕭的文章(內有比較圖),我是偏向舒適,平時不喜太趴(saddle height - stem height 約5cm) 非pro/competition (~ 10cm或以上)。我墊圈3 cm, 用9 cm Bontrager stem (+/- 7 degree, 調整後用+),煞變把以Dr.蕭最后之圖,是偏向上把(在安裝範圍內)。 saddle height約為W/S之建議。

以調整後之設定,現最遠新店-110道- 白雞-台七乙-三民-角板山來回,騎乘舒服。常騎烏來也OK。可以說對我(老骨頭)而言,是最佳fitting了。


bike fitting system 不只輸入身高,
還輸入胯下、上半身長、手長、flexibility, etc., 基本上考慮了角度和長度top tube與高度seat tube((讓你能再調整)。故可說是己考慮"車來適應人"。再以stem, handlebar, saddle前後微調
非常重要: 寧選稍小(小2cm seat tube or top tube (最大極限是 =),以保留其他零件(如stem)彈性,絕不可選大。


saddle前後調整須再考慮膝蓋與踏板之垂直線問題(參考Dr. 蕭)。


以KIDD車友而言,建議你輸入到各fit system,再選各最小之建議值,如為55之top tube, 實際選53.5 ~ 54之top tube車架,相信不會有問題。選太小車架,(saddle height - 上把/stem中心height)高差大會很趴,更不用說下把,可參考Dr. 蕭之圖。除非你想以pro/comp之設定 (有下把,一般衝刺夠趴了)。


我的車如下 (地面有坡度 ,前高後低-- 故看不太出來 saddle與bar的高度差,我量過,大約5cm)

------ 設定已修改(bar角度稍下移,saddle - bar drop 約7~8cm,saddle後移2cm),圖後補。
我想你的龍頭裝置就是因為車架上管對你來說太長了吧
其實如果以53.5的車而言,龍頭長度應該是10-11左右
如果你用deda super natural 換dura ace系統
應該會比現在的設置實際距離要再短一些
因為就個人裝置兩個系統的經驗而言company的握把距離是比shimano要長的
此外任何車架的角度設計和上管長度都是有其意義的
嚴格說它是應該放在正確位置來騎乘的
但是從你所附的圖片來看,其實你是偏離了原始設計的
我想你如果看了dr.蕭的文章應該也把cd的文章看一下
這樣你會對我的講法更有概念

我知道你這樣可以騎
但這決對不是正確的示範
而且也不是用舒適騎可以帶過的
因為某些車店就是用你目前的設置推大車架給車友

如果你想對什麼是正確的有所了解
也歡迎你mail給我
我和老張也很熟
但不知你是不是之前所遇過的車友
我騎LITESPEED VORTEX

liutuanee wrote:
上面這位車友的車在另...(恕刪)




我對三鐵沒有研究。


此圖之地面為有坡度之地面(前高後低)看不出saddle與bar之高度差,
在家水平面實量差約5cm。




在Dr.蕭文章對saddle和bar高度差有很好的說明和附圖,我是偏向非職業車手之設定的那一個圖。


((
事後我想W/S也是很聰明的 --

因為我flexibility不好 (W/S用4輸入),
故給我seat tube 51/53 之最大極限(紅燈停車站在上管上,不會卡到蛋蛋),
saddle height的建議與bar之高差不致太趴 (flexibility問題),

如給我更小seat tube車架,車頭本身己較低,
但騎乘效率一旦輸入Inseam,
saddle height就大概固定了,就必須拉高saddle,
saddle和handlebar高差就大,
就違反flexibility (對我而言,太趴不舒服)

真正想衝刺或下長坡時,仍有下把可用 -- 夠趴了)。
))


liutuanee wrote:
我想你的龍頭裝置就是...(恕刪)



我上面有說,W/S給我:
overall reach 為62.5(=上管長+stem長,只要比例(視覺)OK,能自己搭配)。
seat tube為51/53,對照COLNAGO尺寸, top tube為53.5。

62.5 扣除 53.5 為9之stem。
Dr.蕭said top tube 53之車架配9~12cm之stem。
(自己評估53 與53.5在比例上不致差太多,所以就決定了)。


這倒是視覺問題,見仁見智(9~12),但當然不要差太多。


CD文章我也有(參考其騎乘姿勢)。只是Dr.蕭一篇文章已含蓋全部考量點,且插圖易讀易懂。


COLNAGO 水平車架從51 (seat tube ct)到65,每一cm一size
seat tube 51 ------> top tube 52.7
52 -------> 53.1
53 -------> 53.5

老張那時現有就是53/53.5的,
所以我就決定了(老張不主動推,完全我自己決定)。

主要是:
我要水平車架- 較傳統且elegant (再小有slopping車架 ---- 但我研究saddle 和 handlebar高差會太大,不是我所要),
這個價位我只要COLNAGO品牌,
Extreme C 和 Extrem power/C50 的呎寸/角度都一樣(tube工藝/重量不同),
喜歡這jet的彩繪+低調carbon原色,
52.7和53.5可以用其他方式克服,
不想等且無確定日期。



所以我在上面回文已強調,我冒了險選了一個仍適合我之最大車架,

但在各零件安裝調整極限內,最後仍得一舒適騎乘之車子(saddle和bar上把高差5cm上下,不至太趴)
(其實現在適應RB後,有考慮stem裝回-6degree --> 高差將增加一點)。




所以,對其他人,我也說寧小絕不能大於W/S或其他fit system之建議。

只是小多少,必須考慮你要不要太趴。

(註: 一個人的胯下長,
就決定了BB到saddle的距離 (除非你不care腳踏效率和膝蓋健康),
小車架就須拉高saddle,
saddle和handlebar高差就大 ------>較趴。)



Dr. 蕭原文quote:
以台灣的購車環境,我只有下列建議:

一:先確定自己的目標,是比賽為主,或是只是輕鬆騎騎。比賽用車可以用小一點車架,以加大坐墊-把手落差到10-15公分,一般車手最好選擇較合乎自己的尺寸,坐墊-把手落差約在5公分上下。年紀較大、柔軟度越差者則越小。



KIDD0808 wrote:
其實我實際騎過Fuj...(恕刪)




不知你的555是怎麼得到的?


如果是準確測量,輸入wrenchscience(W/S)而得,

W/S只給seat tube cc and ct 和 overall reach (= effective top tube length + stem length),

由seat tube cc/ct 去查Fuji 對應車架之 top tube (如只有XS/S/M/L/XL則須選小一尺寸者,即如果M之seat tube > W/S 之seat tube,則須選S),再搭配stem length(=overall reach - effective top tube),

如top tube與 stem length 比例差太多,
則降top tube length (相對應之seat tube也會降),增stem length 到 比例OK為止。


如此應不會發生問題。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