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時間的朋友們請直接跳到後方小結<<<<<<<<<<------------
1. 標準盤52/39 配 11/25 (fsa碳纖標準盤 + dura-ace 7800 10速飛輪)
那時剛接手勇腿朋友的車
平路自我感覺良好, 結果第一次騎羅馬公路差點就卡在山中回不了家
所以打算換上更輕的齒比
2.標準盤52/39 配 11/28 (fsa碳纖標準盤 + ultegra 6700 10速飛輪)
換了飛輪後, 其實騎乘感並沒有太大的變化, 但至少騎久了, 腳力也稍微弱弱的等級提升了點
但爬石門水庫, 從停車場上壩頂, 幾乎拼了老命才不用下馬一次上去
而爬羅馬公路雖然還是非常非常辛苦, 但多了28t這個齒比可以說服自己再拼一下
所以羅馬公路這方面只少已經算是排除了生命危險,
但對於齒比仍然覺得再輕點會更好, 於是目標轉向大盤
3. CT盤50/34 配 11/28 (Sram red腿 加shimano 105等級的 50/34盤 + ultegra 6700 10速飛輪)
網路上剛好有一組便宜的red bcd 110腿在出售,
而朋友升級橢圓盤, 就拆了他的50/34的盤給我(鏈條目數有去請車店幫忙調整),
搭配起來變速比前一組fsa大盤順暢許多
這時騎車已10個半月有餘,
參加了桃園市長杯也順利的在時間內總排名中段班完賽
對於羅馬公路也不再存有恐懼的陰影
石門水庫壩頂也可以很喘的一次騎上去
所以就很開心的跑去攻了一次武嶺,
含抽筋和休息的時間, 大約花了近八個小時左右
怪東怪西就是不想怪腿力差, 然後朝著11/32t飛輪邁進....
4. CT盤50/34 配 11/32 (ultegra 6800 ct 盤 + ultegra 6800 11速飛輪)
因為左改右改, 調龍頭調坐墊還是覺得車架尺寸過大,
所以心一橫直接舊車回估給車店, 貼錢換了一台等級差不多但fitting過的車回來
當下就直接跟車店說要車要配ct盤而且要換長腿直上無恥32t
這下退無可退了, 如果真的再不行, 那就改騎三盤小折吧!
這次的配置, 石門壩頂可以連續上下兩趟沒問題(還是很喘, 但是還過得去)
而且羅馬公路騎起來是笑咪咪的
(其實大多時候頂多用到25或28t, 但一想到後面還有個32t可以用, 就算沒用到, 心理仍然覺得平安快樂)
至於武嶺是還沒去挑戰, 但相信時後快到了....
小結:
感受上, 個人認為其實25t和28t的感覺差異不大, 25t騎上不去的話, 28t也不可能輕鬆到哪裡去
反而是從標準盤52/39換成ct 50/34盤之後, 爬坡的感受上才有著較為明顯的差異
至於32t的部份, 其實很微妙, 因為和28t的感受也沒有很大的級距,
但如果是和25t比較起來, 那當然會有明顯不一樣的體驗
反觀, 以速度來講的話, 踩28t爬坡均速是更快的(廢話),
但32t的確可以讓腳力不佳的我取得更好的體力分配和那種心安的穩定感
以我本身3x歲才開始接觸公路車, 體重又超過90的假日車手來說
輕量化甚麼的都是浮雲, 純粹是我個人追求心靈上的爽度
而真正發揮功效的, 是ct盤配長腿 + 32t 符合我追求健康舒適的需求!
至於5800和6800感受得出來嘛?
騎起來是真的可以感受到那細微的一咪咪差異(真的很細微, 但也真能感受的到)
不過"心理因素的加分"絕對是大於5800和6800的實際細微差異
所以, 若不差那一小截錢的話, 何嘗不對自己好一點?
會以"年"為單位來計算消耗的東西, 每個禮拜少喝一杯飲料的錢絕對措措有餘
那爽度能夠激發的潛能絕對物超所值阿!!!!!
以上報告
文長, 謝謝觀看!
還是得改後變為"長腿"
(短腿只能吃到28t, 長腿28t&32t都能吃)
所以直接選32t會比較乾脆
不然就是要買兩組後輪
輪1裝28t專跑平路
輪2裝32t專門爬坡
不過這樣一點都不符合經濟效益阿...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