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斤 wrote:並非如此~如果支點在輪胎接地面,車子應該原地不動。我的認知應是,地面(重物)-BB及踏板(支點)-上把或下把(力點)。 車子是直線前進,支點不動沒錯啊!但談論槓桿是假議題!抽車的穩定性,協調性影響遠大於這些!多練習下把位的操控,才是解決之道!
五斤 wrote:我的認知應是,地面(重物)-BB及踏板(支點)-上把或下把(力點)。 抽車的力學原理就是這樣踏板不只是支點,還是移動的支點,所以反作用力是一直在變化力矩短了,操控因此就更加困難這個力學原理也顯示了車架以及輪組的強度與側向剛性的重要性一旦中了籤王,就算是素以勇猛著稱的產品都會變成波卡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16&t=3558043&p=1職業競技用的三大加力技巧在板上也說明不少次了至今講的人多、懂的人少、練的人又更少,看來還需要再多加推廣
抽車簡單來說就是樓上有人說的施力跟抗力,腳踩下去想要讓腳的出力(不是車手本身重量)施在腳踏板上,手當然要握住手把固定身體,不然腳一下去身體也因為反作用力被撐起來,這樣怎麼抽車...個人認為輪胎並不是腳出力的支點而是整台車運動的支點,腳出力的支點應該是五通的中心,這只是簡單的說.至於抽車晃多大,是不是跟抽車效率成正比,我覺得沒絕對.不過左右晃是大多數人體+車自然的動作,右腳踩下,左手握住手把,這個動作讓身體稍微往左拉,車自然的就往右偏來平衡.握下把抽車我自己也覺得沒握上把穩,不過應該是騎乘姿勢不同加上身體的適應,多練習應該可以克服
怨念聚合體 wrote:你在傳統車架上將後煞走內側的方式是錯的,會卡線就是最佳證據新式走線可以不走外側的原理你如果真的想知道,可以去查美利達的型錄至於抽車技巧,你雖然是開車店的但應該沒什麼在騎車,講不出來也不怪你這個有機會我會再推廣一下,包含完整的三種加力技巧以及應用 要批評我走線錯,你就拿圖片畫出理想走線嘛!你拿不出比我更好的走線,那我的走線顯然是沒問題的!上次就已經清清楚楚跟你說明那台車走線的問題,你還是學不會多元走線,看在你只裝過自己的車,我就不怪你了,技巧就別再出來推廣了,你是自行車選手?還是教練?多說多誤導就慘了,千萬不要呀~怨念大拜託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