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MERIDA 簽了馮俊凱培植,那GIANT呢?


芋頭麵包 wrote:
抱歉,小弟資歷淺,剛...(恕刪)
說得好。100%支持。麵包兄加油。台灣選加油。雖然他們跟國際還有一段距離。蕭美玉。馮俊凱。等等。我以你們為榮

HHX wrote:
捷安特有計成...(恕刪)


他又不是台灣人
台灣車商贊助台灣選手與否,與車子質量沒有半毛錢的關係
台灣只有一個馮俊凱,他也是通過測試才被簽上的,謝謝!
每個車廠其實都有長期在本土贊助培養車隊、車手。
例如申疼沒力達,捷安特哥輪布,還有很多獨立的選手或縣市地方代表隊,我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方面的資訊。
而且他們也只是主要贊助商,並不是車隊經營者。
要加入一級車隊不是只靠贊助商就可以的好嗎
我認為馮是靠自己努力打拼上去的,不然申騰裡面也有很多“在台灣“很厲害的選手,他怎不簽???
哥輪布車隊18歲的杜志濠四月也要去歐洲接受測試了!
所以請不要再給大廠牌扣帽子了,大家都有在做這一塊阿。。。
只是自行車運動長期不被重視而已
Smoking Biker wrote:
台灣只有一個馮俊凱,他也是通過測試才被簽上的,謝謝!
每個車廠其實都有長期在本土贊助培養車隊、車手。

+1

silver mondeo wrote:
MERIDA 簽了馮...(恕刪)

請不無限上綱
silver mondeo wrote:
MERIDA 簽了馮俊凱培植,那GIANT呢?
...(恕刪)


GIANT有 席爾佛蒙戴歐
Giant 心裡想等馮 到了大咖後再簽也不遲
也別把外國人都想得好像他們運動選手就環境很好

外國人一樣 沒有成績也別想要人培植啦

A辣愛怕跑 wrote:
GIANT有 席爾佛...(恕刪)
Ubike vs 馮俊凱 ?
捷安特把Ubike辦得不錯,就單車活動推廣上算是成功的
但不會有人會問那美利達呢?

捷安特官網

每次看到01或者車友間討論到這個話題,總是想要跳出來幫G牌說話。小弟從06年開始騎車,並且開始接觸國內自行車賽事,也才知道原來台灣也有UCI等級認證的賽事,然後才開始四處看國外的比賽,也因緣際會下認識巨大公司的特助,得知了很多以前辦環台賽的故事。

台灣有環台賽,真的要很感謝標哥在民國70多年接任台灣自由車協會會長後,帶著巨大一群老員工來舉辦這樣的國際賽事,他當年這麼做的目的很簡單,希望國內也能有好的、國際的自行車比賽,因此毅然決然地做了這件事情。在擔任了幾年會長卸任後,有感於企業還必須要有所作為,轉而將辦比賽改為培養國內車手,在民國83年左右正式創建了台灣第一支由企業支持的捷安特自由車隊(前勁車隊教練徐瑞德就是當時的選手阿!!),一開始車隊教練、隊員都是公司員工,早上上班,下午練車。而隨著國內自行車風氣漸行,90年左右車隊由林文進教練獨立經營,巨大改為以主要贊助商持續給予金錢、器材上的支持。同時,也為了測試產品,開啟了與歐洲職業車隊的聯繫、贊助。

2012年捷安特結束了階段性註冊在台灣三級車隊的贊助,選擇往更下層的俱樂部型車隊提供贊助,並有了相關的階級培養機制。而S大提到的杜志濠即是其中一例,(聽說去年原答應要送王X之去Giant-Alpecin測試,但因他個人決定與其他車隊而放棄未成行!!)至於未來會怎麼繼續進行下去,這就必須繼續觀察下去了。

以上落落長一段話,我只是想表達,如果看一件事情只看目前你我看到的新聞,而沒有往前、往後、往深的找一找,真的會錯失了很多你我習以為常的一切。舉例而言,雙北的河濱自行車道怎麼來的?ubike背後投入了多少心血、願景才能成功?2008的自行車熱是偶然嗎?以前每年的無車日、自行車日、成年禮百K推廣的過程創造了今日車友們參與各項活動的前身?國中、國小自行車種子教師? 由台灣人為主的自行車研發中心 ........如果大家有興趣去找一找相關新聞,絕對會發現G牌跟其他任何自行車品牌的絕對性差異,還有,為何G牌會成為當今全球最大的自行車公司,就是標哥說的不能只看短期的投入阿!!

我這邊沒有要比較誰對誰錯~只是想幫做一堆事情卻從來不說的笨蛋G牌平反一下。
U-Bike
花市民的納稅錢建置,用市府的補助維持經營
卻被廠商說得像是作社會公益....真的夠了

新任市長提出取消補助的想法
為何廠商一整個跳腳,不是作公益嗎?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