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公路車新手關於爬坡訓練的問題

sirbine wrote:
分享經驗,雖然每個人體質不同,未必適合;隔空也不一定可以對症下藥,但我想仍有很多地方可供參考

不刻意練爬坡,不傷身.
就先練一般路,轉速控制在75~85間.

63歲時練6個月後,100公里4小時內騎完,127公里5小時,254公里12小時.隔天要完全恢復可天天騎一次.
路線:高雄-墾丁.
然後:你會體會到不用刻意去練爬坡,就會有一次就不知怎麼騎的,已輕鬆爬上以前定竿的坡.
以上隔空捉藥請參考.
辨識簽名: tiger3943 我是3年9班的無業老老虎. tiger3943

sirbine wrote:
感謝各位意見,有些地方想補充一下,關於平路時速17-18,是維持在zone2(大約65%-75% 最大心跳率)的長距離騎乘。...(恕刪)


以這樣的時速來看, 你的基礎肌耐力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可以繼續騎平路. 如果你達成用同樣的心跳, 連騎兩小時可以騎50km以上時(不休息, 所有的補給在車上完成, 也就是補給品及水都帶身上), 就算有小成, 再去練緩坡吧.
ct盤配28t齒比算輕了
肌力和心肺都不足的話
還是要從底打起
先把心跳帶拿掉吧
基礎體能不夠就沒必要這些數據了
先找出有一定距離的平路
或是還算能負荷的緩坡路線
常去騎 再慢慢的去要求自己在同路線的速度
sirbine wrote:
小弟由登山車轉騎公路...(恕刪)


我沒騎公路車 不過公路車 17-18 似乎有點慢吧

我登山車 (還是買菜車等級的) 中壢 <=> 八里 來回約100公里

均速都還有 21

先慢慢強化吧 人車一體才是關鍵 車子是很重要的因素 但是引擎(人) 更重要
กิิิิิิิิิิิิิิิิิิิิ ก้้้้้้้้้้้้้้้้้้้้ ก็็็็็็็็็็็็็็็็็็็็
簡單的說
平路一般騎可維持在30以上...再去爬吧
也要記得是騎健康的不用去跟別人競速比快

何時雨過天晴丫 wrote:
平路一般騎可維持在30以上...再去爬吧(恕刪)


+1

推這解法
再加個限制式
不管前後變幾檔
踏頻80~90平路(無紅綠燈)可以維持在30以上
再開始練爬坡


應該是肌力不夠

如果有目標不是休閒騎

1, 平路練間歇, 找個沒干擾的直路約 2Km左右, 全力衝刺(>30km/h) 休息5~10min ,
來回數次, 計時取五次平均, 請回報
2, 山路先找比較緩一點的, 先把速度提升
3, 健身房的腿部重量訓練
sirbine wrote:
感謝各位意見,有些地...(恕刪)

sirbine wrote:
感謝各位意見,有些地方想補充一下,關於平路時速17-18,是維持在zone2(大約65%-75% 最大心跳率)的長距離騎乘。
關於訓練,還是有些疑問,以下是我想到的幾個方向:
1. 練平路,檔位拉高,速度加快,迴轉提升 <--- 這樣子對爬坡有幫助嗎?
2. 練緩坡(大約6%),保持80迴轉,有餘裕再升檔 <--- 不斷練習下去,可以升幾檔後再去練陡坡,好像有循序漸進的感覺?
3. 繼續練陡坡,但換飛輪,維持迴轉速75以上,慢慢加檔位 <--- 好像和2差不多的練法?
4. 繼續練陡坡,不換飛輪,迴轉由60開始練上去 <--- 腿力夠,迴轉就自然會提升嗎?
雖然趴了不少文,但好像資訊太多,消化不良。

平路時速17-18,是維持在zone2
這是消脂活動,對於體能或爬坡沒有幫助

關於訓練的方式
如果目標是爬坡
那麼練平路真的是事倍功半
花的時間又長、真的不如用跑步取代
所以除非山路都很遠...不然不要用選項1吧

至於選項2、3、4都是可行的
但先不要考慮換飛輪啦...28T已經很威了
多換多花錢、又費事,而且怕換了會練不到又回不去

關於迴轉速及心跳
爬坡就是會心跳上升,高手也一樣
而迴轉速只要速度帶上去就不是問題
但能夠維持多久則看耐力及體力而定

版大現在能做到用CT盤對28T在6%的坡保持80迴轉了嗎?
那這樣速度已經在9 KM/Hr以上了
雖然不快,但應該也沒什麼爬坡問題了吧
就算10%以上陡坡也只會降到6~7KM/Hr
不會有上不去的問題

版大說現在的問題是陡坡迴轉速到了快爆心跳還拉不上去
如果不是長陡坡還會有這種問題
那麼就是腿力不足
所以速度上不去,迴轉速自然也上不去

我建議版大在耐力及腿力上並進
作法是找長緩坡(平均爬升大約6%,一次練10公里左右)
如果能連續10公里的上坡更好
沒有的話就累進10公里上坡

首先先把目標設在用CT盤對28T在6%的坡保持80迴轉
但由於坡度不同,所以要看迴轉速有點費事
簡單一點就把目標設在1小時內完成

達成目標之後
就進一檔用CT盤對25T或26T去跑一樣的路
這時一定會變慢....
但第一階段先不求快
先求只用25T或26T跑完全程(中途會一直想要切到28T...)
在能夠跑完全程時
再進到第二階段,把目標設在1小時內完成

等到能用25T在1小時內完成時
版大可以試試開放使用任意檔位(吃力就用28T,有力就用25T,然後盡量去跑)
這時會發現成績有明顯提升
但這是用來驗收成果及提升士氣用的
版大可以再進一檔、重複上述步驟練得更強
或是就用這個狀態來享受騎車的樂趣

用CT盤對25T在能在1小時內完成平均6%的10公里山道
無論是腿力或耐力都到了一定水準
大部份的山路都可以愉快面對(還是會累,但不會擔心或害怕)
至於要不要練得更強,那就是個人選擇了










sirbine wrote:
小弟由登山車轉騎公路...(恕刪)



個人覺得你器材上面一點問題都沒有
CT配12-28已經是很好用的齒比
除非迴轉,時間各方面都有一定程度想要更快才考慮換器材

現有的齒比還會覺得辛苦
就是心肺能力 腳力尚待磨練
公路車這種運動非一蹴可幾 一定要累積相當練習量以及騎乘經驗
才能有一番心得


找一個短坡 20分鐘內可爬完的山之類的
持續練習這個山 一個禮拜至少爬三次
六日有機會就慢慢拉長距離 培養長距離騎乘耐力
三個月後一定會覺得自己功力大進
回一下樓主問題

我也是剛接觸公路車半年不到的新手, 剛開始第一個月就去騎石碇北47-1線, 一轉個轉就是一個緩坡加法髮夾彎, 我的腿力跟肺活量超弱, 前三公里幾乎用牽的. 後來慢慢參加北市河濱逍遙遊活動, 慢慢練迴轉速, 再來就去練爬坡都給它重踩(要小心膝蓋). 後續就報名環東北角, 環大台北160K, 彰化經典百k 腿力就慢慢上來了.
如果你想要肺活量提升的話, 我的作法就是去騎風中劍(一直騎, 一直騎, 一直騎 很重要所以說三遍). 這樣喘過你就會體驗如何呼吸調配. 自然可以不落地一路往上騎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