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開箱]2015_GIANT Fastroad_SLR 1及同場加映PZ tt 3.3(31.8mm專用)休息把

阿呆阿呆笨笨笨 wrote:休息把本來的翻譯就怪怪的吧,aeroba...(恕刪)

今晚車聚騎高鐵…一路上都撐著休息把…真的滿輕鬆的.和之前登山車比好多了…不知道可不可以在那加個煞車…
如果是獨推沒關係,如果是集團騎乘,或前後有車,手請盡量按著有煞車的地方,為了您也為了其他人的安全
剛爬文…找了一下!
也有專用的副煞車把…
我也有滿多朋友騎彎把平時騎乘時也都握平把部份…那要煞車不是也滿危險的
休息把的意義應該是分散肌肉關節的負擔,

起碼手比較不會麻,腰部肌肉用力,手臂肌肉可休息

平把車騎久了比彎把還累
看圖片應該一樣是台南的車友~

休息把式很多種稱呼啦
計時把 TT把 三鐵把 休息把
嚴格說來是看用途以及騎乘姿勢來區分

當這東西裝在計時車上的時候,因為一些規定的關係
也因為追求最低風阻的關係,騎乘起來是不太符合人體工學
上半身的重量必須由腰部去支撐,手臂雖然是放在靠墊上
但因為車架幾何的關係,手臂並不能穩穩地靠在墊子上(得用力去維持姿勢)

那麼三鐵車不是也一樣? 應該很多人也有這種疑慮
三鐵車由許沒有坐墊必須在BB後端5CM的規定
因此坐墊可以大幅度前移,上半身的重心可以用手去支撐
不但可以有低風阻的好處,又能兼顧休息回復的優點

小弟也是因為參加IRONMAN的關係,弄了台公路車來加裝三鐵把XD
但也是沒法跟真正的三鐵車一樣,因為手臂的角度沒法像三鐵車那麼的垂直
如果把上半身重量都靠在手臂上,反而變成是用手臂"撐住"體重,而不是靠著墊子




makoto2007 wrote:看圖片應該一樣是台南的車友~ 休息把...(恕刪)

你好~
如你說的其實覺得長時間靠著,反而會覺得肩膀會痠…但意外的比平常騎乘還省力些…只有距離長的路段我才敢使用,或爬坡…SLR1設計真的非公路車…感覺就像用了700-25c輪組的且沒前叉避震的登山車…雖然是25c輪胎覺得高速的穩定度真的滿不錯…
29800跟33800差了4000元,相同的變速等級。如果是我,我會選擇 comax2的碳纖車架。comax2原本就配25c的胎,又可以少大約1000元的換胎的錢。算起來比較划算。fastroad comax2算是捷安特最便宜的碳纖車架成車了。

改灣便把太不划算了,我不是很確定fastroad anyroad車架幾何有沒有一樣,但如果當初有灣把的考量,直接選anyroad會比較適合吧

我目前也在看anyroad comax2,開架36800,後變得等級還變的更差~
最後考慮的點是顏色…兩台騎的感覺老實說…我感受不到差異的點…既然覺得車架騎乘感覺沒差…那對買的人來說…價差就不存在…而且會覺得少花幾千還買到自己喜歡的顏色…
因為借我comax2騎乘時…安平的路面那條有些糟…兩台騎完…感受不到comax2首發鄉民說的舒適的感覺…還是很震…說真的就算有差異…也感覺不怎麼出來…況且車重一樣…換胎免貼錢…你反而覺得省了4000…
想獲得彎把車的好處其實並不需要非得改彎把
彎把求的也不過是下把位的空力騎姿
你這台裝了AERO把,在空力上就已經得到類似下把位的功能了
空力騎姿的抽車技法也可以在上把位靠改變姿勢獲得,所謂的前傾式抽車
當然,用直把車去達成AERO,重量就不能期待了

只能說思慮不周阿
買了直把車想要AERO又想要改彎把
為什麼不一開始就買TCR,重量還少1公斤多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