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llings wrote:騎小摺,身體重心通常都落在車子的很後面所以前輪造成的衝擊不大 那身體呢?壓到坑,脊椎也很不舒服,尤其那種來不及反應的坑有時候路看起來很平,結果卻撞的脊椎好痛這也是我暫時想脫離公路車改休閒騎乘的原因之一 其次是公路車也騎的有點膩拉,想休閒一點,懶得再一路衝一路拼速度 因脊椎本身就不太好,希望路感不要像公路車那麼硬斗偏偏4+2還是小折比較方便,尤其車子後座也有乘客
gaoqlxp wrote:那身體呢?壓到坑,脊...(恕刪) 我是覺得還好小摺操控比較靈敏,不過大概騎一次就可以抓到感覺了小摺輪子比較小,大車過得了的坑或溝他可能過不去,然後前輪就會被轉向,就有可能摔車所以要注意路況
我騎過單避震登山車(Giant Sierra)、20吋鋁合金小折(Dahon Vitesse D18)、20吋鉻鉬鋼小折(Dahon Boardwalk D7),以及鋁合金碳纖前叉公路車(Giant Defy 2, 2010)。我可能是比較不怕震的人,並不覺得鋁合金公路車有多麼不舒服。只是比較懶得閃坑,還有不喜歡他不怎麼靈敏的煞車。如果要認真比起來,最舒適就是單避震登山車。20吋鋁合金小折因為輪徑小,騎起來比鋁合金700c的公路車還震。20吋的鉻鉬鋼小折舒適性比單避震登山車差些,但還算不錯。
我4+2出門都用406小徑,拆前輪就可以放進車廂了,單騎走天涯都用公路車,鉻鉬鋼小徑出門也是消耗熱量兩千大卡,沒什麼震不震的問題,注意路況適時抬起屁股和放鬆手部就好了,反倒是騎姿有差異,如果脊椎不舒服,小徑車較挺直反而會比較傷,公路車騎姿正確重量不會都壓在坐墊上,應該比較安全。
比較少人會用路感當做是買小折的考慮點跟公路車相比,小折就是相對比較慢,大部分小折即便是使用光頭胎也很難追上公路車輕快感一定會遠遠比不上公路車的論路感,如果只是怕太震動倒是還好,不少小折甚至有避震器設計,比起來公路車還比較顛只要挑選有避震設計的,甚至是裝比較粗勇有顆粒的外胎,對於避震都有助益要試騎的話,有些店家的小折是有提供試騎的,像是台北圓山站附近的小哲居有不少小摺可以試騎,永和捷世樂也有Brompton或其他款試騎,高雄我只記得捷輪甚至是有很多款不錯的小摺可以出租你去試試看馬上就知道小摺騎起來感覺是怎樣了
我之前有過F20-R和F20-T3,公路車要再換回小折騎,其實路感我個人是覺得差不多,不過因為龍頭比較靈敏,所以在遇上路面不平造成的震動時要多加留意,以免有意外產生,另外在下坡時也須要注意重心避免翻車小折是以休閒為主,速度和路感不是重點,所以我是覺得樓主你考慮太多了,除非你想像我幾年前騎去挑戰200KM,不然放寬心去享受周圍風景比在意路感來的重要
我的16吋小折是100psi的高壓胎,小碎石的路感是比大的明顯,但是,小徑真的很省力,爬坡很輕鬆,重點是,又不是到處都有小碎石.以圓周率來算,大台的當然省時,但這是在長途騎乘,短程遊玩,差距就不大,所以我現在都把大的丟著不騎,超愛騎小折.簡單說,大輪省時費力,小輪省力費時,你出去玩還要大範圍騎乘,很在乎距離就騎大的,你只在乎出遊踩踏的樂趣,那小輪徑真的很讚.至於路感,沒有那麼嚴重啦,一雙好的手套,掌墊效果有出來,那都可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