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關於運動強度,時間與熱量

如果你原本的山路騎乘約是30分鐘

你用90分鐘的去踩,也是爆累的
不用算那麼多~減重為目的的話~樓主的目標要放在每次持續1~1.5小時的有氧運動。

為何要超過30分鐘?相信樓主已從書上看到:有氧運動剛開始的一段時間內~消耗的是醣類,然後才切換為消耗體內多餘的儲備。

而有氧運動的狀態~就是做到「你會喘~但還可聊天、說話」的程度

最後也最重要的是養成此固定的運動習慣~每天做最好~2天做一次也行;最要不得的是一周只一次的那種「打一天漁,晒好幾天網」的類型

天天騎一個鐘很有效;一周只某一天一口氣騎七個鐘...那只是在騎爽的

希望對你有幫助
gaoqlxp wrote:
最近看到一本書概略是...(恕刪)
書中沒有提到高強度與低強度的定義

不過以我自己的感覺
慢跑40分鐘,沒什麼感覺,就覺得運動而已(中低強度)
奇怪的是.... 改以快走40分鐘,差不多從30分鐘開始,就會覺得肚子餓(低強度)
游泳也是.... 游完40分鐘後休息,很快就覺得肚子餓
唯有慢跑不會覺得肚子餓

這跟運動強度有關係嗎??
還是單純體質因素
燃燒脂肪最有效率的區間,

一般人應該維持運動心跳率130-140間,

持續時間至少要到2小時

強度太高消耗的幾乎都是肝醣,脂肪的燃燒效率低

當然熱量的攝取也要控制,輸入的熱量少,支出的熱量多,體重才會下降

另外每次運動完測量體重減少的重量若介於1-2公斤,

並非脂肪的減少,90%以上的重量都是身體失去的水分


簡單的說要減肥的話要中低強度,長時間
我不知道你看的書是何時出版的
運動科學是不斷進步的...

我最近看到的是"高強度的運動"減重效果好於"低強度長時間的有氧"
低強度的有氧容易讓你的身體習慣了那個強度而停滯

個人是不喜歡低強度長時間的有氧
主要是無聊,且浪費時間
建議把強度提高,跑個高強度30min就很有感了..

Slash520202 wrote:
我不知道你看的書是何...(恕刪)


有種東西叫HIIT(高強度間歇)....不過這適合已經有運動習慣的人服用,初學者還是不要輕易嘗試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kD9LwDBWW0
我自己則是以上的整組動作做完三組,組與組中間緩和5 MIN做深蹲及棒式撐體.一週做2天
8樓講的正確!
單就騎車減肥,花 4小時 LONG SLOW DISTANCE (LSD),好過只騎乘1小時的高速短距離!
重點在心跳(心率)是否有維持一定時間位於有氧區間,每周至少3次運動,才有利於燃燒脂肪。
騎完後,還是要吃,但要吃的精!
給你參考

Slash520202 wrote:
我不知道你看的書是何...(恕刪)


請問是從哪邊看到的?

Supersuperlee wrote:
還是要吃,但要吃的精!...(恕刪)


gaoqlxp wrote:
例如慢跑10公里
若以40分鐘分鐘跑完(強度較高),跟以80分鐘跑完(強度較弱)
後者80分鐘所消耗的熱量是比較高的(恕刪)


基本上, 跑步的熱量消耗有個簡單的算法:體重x距離
60kg*10km=600kcal
但是用app跟手錶算大概都在700-800kcal之間
不管跑的速度快慢, 大概就是這個區間, 每公里在70-80kcal之間
比較有趣的是燃燒熱量的來源, 是脂肪還是肝醣
但很肯定的是, 比較累的運動燃燒的熱量一定比較高
還有高強度的運動可以撐多久(多遠)
同樣10公里: 跑步>走路>騎車

還有另一個考慮因素, 就是高強度運動(肌力/心肺鍛鍊)雖然是快速抽取醣類轉換熱量
但是會有所謂的"後效", 會在運動停止後繼續消耗熱量, 肌肉組織越多基礎代謝越高越需要熱量

結論就是:
拿支手機裝個app出去實測, 很簡單就知道快走還是慢跑誰熱量消耗的多啦 XD


gaoqlxp wrote:
最近看到一本書概略是...(恕刪)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