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da1101 wrote:
我騎過。一星期馬上賣...(恕刪)
neo0998 wrote:
請教各位有經驗的前輩,上述輪組在剛性跟CP值上有很大的差異嗎?
如果想追求多一點舒適性,是不是RS81就很夠用了
9000-c24-cl 和 RS81-c24 差別在前者的棘輪座是鈦合金,後者是鋼的。
輪子剛性上應該沒啥差吧? 考量CP值的話,買 RS81-c24 就好。
9000-c24 和 rs81-c24 我都沒用過,我用的是 7900-c24-cl。
因為以前偏重煞後輪的關係,現在用的是第二組 7900-c24-cl。
體重 68~70 公斤,外加 6~8 公斤的長程裝備,
爬坡、抽車也不覺得輪組軟,平路也滿好推的。
edda1101 wrote:
超過70。重踩千萬別用c24. 過來人誠心建議
edda1101 wrote:
我騎過。一星期馬上賣掉。只是陳述事實。沒有不實。
edda1101 wrote:
Sorry. 我調整一下!我用的是2010或是2011當時的c24.
不知道是7850或是7900。不是現在的9000。9000 c24我沒用過。
看到是c24就回。很抱歉。不客觀。收回
零件本來就看人用,edda1101車友說出一種看法而已。
文中感覺也沒有誇大,頂多就是交代比較不仔細。
好像不用炮這麼大力勒......XD
(這樣以後哪裡還有人趕出來分享呀)
我很贊同edda1101那句,重踩別用c24。
自己用過7850 TU,7850 CL,7900 CL。
結論是,C24這組本來設計就是比較偏拉回轉速的輪組。
C24系列,碳鋁複合材質的框體,本來就比較輕。
比較輕的框體,拉轉速騎,很合理。
7900 CL開始,鋼絲的排列組合有不同,
側向會比較好一點,煞車帶轉彎很有感覺。
瞎貓,G3編法,鋼絲不平均分佈,
需要靠框體去支撐。
CAMPY輪組先天就輪框重,拉轉速比較辛苦。
個人比較喜歡跑零。
因為我個人騎車比較沒個性,
零件或是輪組給我,
零件或是輪組,給我什麼回饋,
我就這樣用,所以比較不挑。
輕框體,好帶動,
若是車主本身回轉速踩的不夠漂亮,
不容易發揮C24的優點。
當然,若只是一般假日騎士,
沒什麼在練車,每座山都爬的很辛苦.....
不用想太多,選框體輕的輪組好爬很多。
lwk2428 wrote:
是鋼絲的緣故,不是框體造成,框體硬的很。
個人的瞭解是,碳纖維框體,鋼絲張力不易拉高。
鋼絲張力高,很考驗輪組的壽命。
若是框體輕,好驅動,張力適當就好。
C24的調性還蠻舒服的。
本來拆下來的C24花鼓要編板輪後來換11S所以就把2組花鼓賣了,框體還躺在角落。
不換花鼓的話,直拉鋼絲只有中南424可選。
如果是要買新框的人我會推9000 C24,如果已經有舊框的人,可以試試(當然有問題自己嘴巴墊墊,買新框啦)。
我不是了解,是親自試。
還有一次的話,我張力會設定在前100後120,或許剛性和舒適會兼具些
我體重65,車重7kg。2罐滿水700cc水壺+小工具包(人車都各一包。)
結論是:換厚一些的鋼絲,但是以他380g的框體來說,還是比較適合拉轉型的人用
我覺得他是鋁框,只是用很薄的UD碳纖貼在上面補強。因為我把襯帶拆開來往裏頭一個整個都是鋁色的
當時使用7900 C24時,體重在83公斤,配TCR Advanced SL,陪我騎過大小瘋系列,一路從瘋200、300、400到600,瘋系列大都有坡,出去一趟總爬升2千到4千多都有,騎了一年多下來,里程約8千多,沒偏擺頭好壯壯滑順的很。
小弟不才用過的輪組不多,目前手頭上除了C24以外只有Zipp 404一組和 Zipp 808一組,坦白說C24的剛性在爬坡時個人認為比Zipp 404還硬朗,上坡抽車下坡殺彎令人非常信賴。
從此之後,只要有人提及爬坡輪,小弟都大力推薦C24,價格優,穩定令人信賴。
至於說到平地巡航,時速30以下C24是隨傳隨到,而30以上當然沒Zipp 來得好,但真要比較也是要到35以上才會有明顯的感覺,而要維持35以上一段時間,讓這樣的差異變大,也要看賽事或活動的調性,沒集團要獨推的話,也得有過人的腳力才行。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