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ke Chen wrote:
寫這文案的應該去切腹了,DEFY的軸距較長,
加速反應雖然沒有TCR兇猛,
但是連續長坡的節奏感會比TCR要好,
立管角度可以忽略,
坐墊seatback的設定是以你大腿長度來決定的
捷安特DEFY的文案,已經換好幾次了,
沒一次到位的,都沒有吸引力。
最好是九命怪貓啦~
不知道要死幾次了.........

HHX wrote:
好奇DEFY真的比較不趴嗎?儘管數據不一,
騎的是同一個人,座艙設定不是應該一樣?
DEFY頭管比較長呀~
當然用TCR龍頭反裝朝上,
也可以獲得小高低差,卻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
設定上,
當然是看這個人能否騎這麼趴,
另外就是要趴多久。
頭管長一點,高低差小,
身體還是可以往下壓,獲得低一點的姿勢。
但車子的高低差大,
總不能手離開彎把,把身體立起來吧?
車子設定是一回事,但身體可以移動的。
你的設定,必須是自己適合的活動範圍。
白翼天使獅 wrote:
兩個系列由 XS 至 XL,立管角度都只有 0.5度 的分別
這不是跟淺談公路車一文中有相違背嗎?
淺談公路車一文,指的是單車時代這篇嗎?
http://cyclingtime.com/tw/documents/3918.html
單車時代這篇文章的作者,
和捷安特的文案作者一樣,都可以去切腹了。
亂寫一通,真的不要信。
先看這一篇看看......
爬坡型車架如何區分類?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16&t=3953063&p=1
白翼天使獅 wrote:
今天可能長途平路
明天可能不停上波
這個理論令我很迷惘呢
敢問大家有何看法!?
簡單說,TCR的優點是其他網友說得爆發力。
我個人的講法是再加速的能力。
舉個例來說.....
一條山路,10個回頭灣。
若是你每個回頭灣,遇到坡度變陡,你都站起來踩。
tcr加速好,反應快,一個彎道可以爭取1秒,
10個彎道,就爭取10秒,這是tcr的優勢。
但請問自己,你自己可以這樣操間歇嗎?
你可以間歇幾次?
你越拼,越常加速,tcr的優勢才有發揮。
順順爬,維持自己的節奏,不亂衝,
騎tcr和defy的差距真的非常有限。
tcr的優勢,是建立在那個加速,
你越衝,優勢越明顯。
問題來了,爬完山,你要不要下坡?
你下坡技術如何?
defy的穩定性,吸震性,
操控安定,這是defy的優點。
tcr你要衝才有優勢,
defy的優勢是每分每秒享用的到的。
tomxs wrote:
瞬間爆發力tcr確強些,
但操控 過彎 下坡時Defy adv穩多了,
良好的舒適性與操控性,
騎在車上每分每秒都享受的到。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