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想換輪組有些問題請前輩們指導一下

謝謝大大們的意見!!
或許是我太心急了,大大們說的對
我應該再繼續練騎一陣子待腿力有一定水準之後再考慮輪組的問題
至少醬子也才配得上好輪組,"原廠輪"辛苦了!!質疑你讓我突然覺得對不起你了@@
戰神之翼 wrote:
發現他的車的確騎起來很有速度感,一整個感覺就是騎起來很順很快!!
他變速器跟我一樣的,我們試了用同一齒比(前小盤+後變是第3小盤),踏板手動轉半圈(12點鐘-6點鐘)
讓輪子空轉,我的輪子轉13秒他的輪子(Hawkvi 2.7 Wide)可以轉1分半,我才算是開了眼界了!!


車胎和胎壓對騎乘感的影響比輪組還大,如果你覺得同事的車好騎,不妨先看看他的外胎。

比較輪組空轉的時間是沒有意義的,車胎和輪圈的重量(慣性)、花鼓油封和防塵蓋的緊密度、潤滑油的黏性,都會影響空轉的時間。要測試花鼓的阻力應該要在有負載的情況下才能反應實際騎乘時的阻力。

何況花鼓軸承造成的阻力很小,對於速度的影響也很小,根據以下這篇文章的推論,前輪負載100磅、時速40km/h時,前後花鼓合計消耗的功率從2.5W到6W不等,只有3.5W的差異,負載或速度降低則差異就更小了。

http://velonews.competitor.com/2014/03/bikes-and-tech/technical-faq/technical-faq-much-drag-can-eliminate-dropping-two-bearings_321169

"Based on this analysis, for a bike with high-efficiency bearings installed in the front and rear hubs, the total drag from both hubs is likely around 2.5 watts. Hubs with lower efficiency bearings would most likely create about five-to-six watts, given similar conditions."

(Friction Facts是專業的阻力實驗室,提供鍊條、導輪、BB...等等的阻力測試報告)

建議你先不要急於換輪組,就先用原車輪組騎一陣子吧,因為差異實在不大,除非換成1.3kg以下的輕量輪組,起步和抽車加速時會覺得輕鬆一點。

不過升級內外胎倒是無妨,花費不多、也是很有感的升級。
自刪~~~
空轉輪組的確是沒意義,但轉比較久的輪組會造成「心理上的優勢」,老實說我剛買車也真的比較過

空轉的時間> <

朋友的車的輪組我查了一下是1480g,和你的輪組有大約500g的差距,可以的話建議你和朋友交換

輪組騎騎看!真的感覺得出來的話再考慮買吧!

跑五的確不錯,便宜耐用,但要記得買14年的才是1645g的,之前的應該還是將近1800g,可能

和你原來的輪組沒差夕少!也感覺不出來!換輪組是個漸進的過程,一開始要你忍一下,存多一點

直接入手更輕量的輪組,可能會覺得太貴或花太多錢,總是要買個一兩組沒差多少的鋁框地,我就

是這樣。

戰神之翼 wrote:
各位前輩大家好!^^...(恕刪)
大大的解釋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
看完您的說明蠻讓我心裡踏實許多!
看來前輩說的果然沒錯@@
還記得在YOUTOBE看過一部影片裡面提到:
"車子的差異遠遠不及腿力的差異,好的車子差個幾十分鐘已屬可觀,腿力的差異往往可以差到幾小時以上!!"
這句話真是真理阿!!

戰神之翼 wrote:
還記得在YOUTOBE看過一部影片裡面提到:
"車子的差異遠遠不及腿力的差異,好的車子差個幾十分鐘已屬可觀,腿力的差異往往可以差到幾小時以上!!"
這句話真是真理阿!!)


所以阿,網路世界就是這麼奇妙
真理早就擺在眼前,但還是得來發個問,然後經過頗具公信力的人加以背書
才會有人相信或是頓悟
其實給大的說法,都頗有論證,但很多車友前輩的話也都不無道理
在某些網站裡,充斥著廣告或是沒有學理支撐的勸敗,頂多看看就好
有錢沒地方花,直接上頂級的就好啦
沒錢也沒地方花,直接上車多鍛鍊也是不錯的阿
車應該是多開,多騎,多使用的啦,多創造一些美好的回憶與時光吧?
謝謝一田大哥的指教!
也很感謝每位朋友不只給我問題的答案
也在回答中指導了我蠻多道理的,讓小弟我又懂了許多!!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