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車子重不能嫌?
什麼時候台灣輕量化討論開始變得這麼詭異....!?
8公斤的車要減肥有很多地方可以下手, 雖然只有10K但效果也會很不錯, 不是錢少就不能玩輕量;
先上連結小資男的輕量夢
建議樓主先跟給大一樣, 先開一個excel表格把所有零件列出來, 標上重量, 重量不用一個個拆下來秤, 網路大多都有資料了, 然後開始慢慢找產品, 列出名稱、重量、價格~ 找C/P值高的下手, 10K要從8公斤上面減個幾百克應該不算難事~
8公斤的車龍頭、把手、座管、夾器應該算是很好的著手處; 龍頭、座管找鋁合金產品C/P值頗高, 可以參考givemelightbike 的清單, 有些東西真的是C/P好物~
(目前手上也有一張list, 後半年度來執行!)
上阿下風 wrote:
錢存多一點,從找車架+前叉少於一公斤的貨開始吧。。。
1kg以下的車架+前叉,錢要存很多"很多點"才買得到吧!

先不管腿力王道論和減肥優先論,不然大家騎U-bike健身就好,何必玩公路車...如果7kg、6kg的車讓你騎起來心情更愉快,那在金錢許可的範圍內去玩輕量化倒是無妨,但在實際層面對提升速度是沒有幫助的。
如果知道你現有的零件清單,就知道從何處下手的效益最高了。
一般來說最省錢的輕量化零件,依所需成本由低至高,列舉如下:
1.把手帶的重量,PU材質(較黏手、合成皮質感的就是PU的)和較輕的EVA泡棉材質相比,重量約多了1倍,大約是40~50g的差距。我用過最重的是Silva Vivo金屬銀把帶,未裁剪前兩條重100g,最輕的是Deda Traforato(有打孔的那一種),未裁剪前兩條重37g。我纏把帶的用量約全長的80%左右,所以前面這兩種的重量可差到近50g。另外一種常見的把帶材質是超細纖維合成皮(質感硬、彈性差的多半是這一種),如Fizik Microtex,Fizik最薄的"Superlight"(厚度2mm)未裁時約70g。
2.換50g的內胎,700x18-25標準版內胎一條約100g,兩條輕量化內胎可減100g。
3.普通的輪圈襯帶2條約30~50g,Veloplug輪圈塞子72顆的重量是12g,44顆Veloplug也只有7g,用Veloplug換掉襯帶,最多可減掉40幾克。
4.如果原本的龍頭偏重,可換成便宜又輕的Uno ASA105。
5.有一種鋁製內線層的外管,價錢不貴,將普通外管換成這種,一車份的外管重量約可減掉40~50g,但這種外管有偏硬、不容易彎曲的缺點。
6.快拆換了嗎? Shimano、Campagnolo的原廠快拆一對超過100g,輕量的鈦軸快拆一對40~50g。
7.如果原本的外胎較重,換成190g左右的外胎的可減掉將近100g,在這個重量範圍的輕量外胎選擇相當多,就不一一列舉了。如果你常騎的路面狀況不差,且騎車會盡量閃開異物,甚至可用150~170g的外胎,例如Continental Supersonic、Maxxis Xenith Equipe Legere、Vittoria Diamante Pro Light、Hutchinson Atom X-light、Schwalbe Ultremo ZLX...
8.座桿不見得是碳纖的較輕,如果你的座艙設定不需用到有offset的座桿,鋁合金的天平式座桿重量很輕,如Token、Alero、Woodman,27.2x350mm重量150g以下,價格約2000左右。
9.無標的全碳座墊只有100g左右,2張小朋友內可買到,但通常不好坐,這一帖請謹慎服用。
10.如果原本的前叉是半碳的(轉向管不是碳纖),網拍上有許多無標或組車廠流出的全碳前叉,和500g左右的半碳前叉相比,全碳前叉可減重100g以上。
11.中低階的雙軸C夾超過300g,Mr.Control的CNC夾器,鋼軸的220g,鈦軸的210g,所需花費3千起跳。
12.將低階鋁把手(250~300g)換成200g以下的全碳把,單一零件就可減掉100g以上,但除非你對無標白牌的碳把有信心,否則這個項目的花費就會佔去你10k預算的4成以上。
13.預算還沒爆的話,可考慮換輕量的卡踏。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