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farsports 輪組 開箱!


mpz10whale wrote:
二、測試下坡!說實在我實在有點怕怕的!感覺煞車和煞車邊還沒有磨合好,測一小段就停了!還停下來

摸煞車邊,會燙手!不知道會怎樣,也沒其他人可以問,所以就分好幾段,下下停停的下來。哈…


不知你煞車的方式是如何呢? 我的體重和你差不多,長下坡時全程都握下把,連續按住煞車的時間最長不會超過3秒,過彎前的減速方式通常是短促而力道較重的煞車(重心要儘可能後移,大力煞車時才會穩),就算要控制下滑的速度我也是輪流使用前後煞,不至於一直按住煞車。我常騎一些坡度8%以上、距離5km以上的山路(例如高雄的中寮山和屏東的瑪家、北大武等),下滑速度大約40~50km/h,連續下坡後輪圈只是微溫,不會到發燙的程度,不過偶爾煞車塊溫度過高時會發出尖銳的聲音,這時只要稍微放鬆煞車力道或交替煞前後輪,煞車塊很快就會恢復正常。

我在國外的單車網站和討論區上看了一些關於避免燒框的看法,很多車友和廠商代表都認為短而有力的煞車方式可以讓輪圈有更多散熱的時間,而且輪圈要靠氣流來帶走熱量,較高速下坡時的對流散熱效率好,低速加上長時間煞車的狀況則會讓輪圈來不及散熱而較容易導致燒框。下坡騎乘技巧不熟練或信心不夠的人,如果習慣長時間含著煞車、滑行速度又慢、或體重較重,就會提高燒框的風險。另外要注意的是煞車使用的比例,要以前煞為主後煞為輔,因為後煞經由氣流散熱的效果比迎風的前煞差很多。

clincher全碳框的煞車面要承受胎壓,就怕溫度過高時煞車面變形,使用上更要注意煞車技巧的問題,用管胎碳框的顧慮相對之下就比較少。

如果短距離重煞不是你平常慣用的方式,可在安全空曠的平地先練習看看哦~

不知可以單買框嗎? 用Chris King R45來搭這個會不會有點怪??
ryanyu14 wrote:
不知可以單買框嗎? 用Chris King R45來搭這個會不會有點怪??


老外也有拿Tune、Extralite、DT等花鼓來配白牌輪圈,自己開心就好,不用太在意世俗的眼光啦!

如果我有一些閒錢沒處花,我很樂意買一對Extralite花鼓加上Farsports 24mm管胎框來編一對不到900g的輪組...

咕狗一下就可以找到一些門不當戶不對的實例了:
http://weightweenies.starbike.com/forum/viewtopic.php?f=3&t=87659&start=480
http://weightweenies.starbike.com/forum/viewtopic.php?f=3&t=87659&start=435
http://forums.roadbikereview.com/wheels-tires/ebay-chinese-direct-carbon-wheel-thread-2-0-a-241788-17.html

可單買框,在第一條連結中可以找到關於價格的資訊。

givemelightbike wrote:
老外也有拿Tune、...(恕刪)


感謝您, 我正在Chirs King和Extralite之間猶豫, 看了一些Extralite的評論, 似乎輕量過了頭, 且有一些問題?

本想用R45+Enve1.45編一對管胎輪組, 但看來板主這個框的C/P值似乎更高些...........

givemelightbike wrote:
不知你煞車的方式是如...(恕刪)


我昨天下滑不敢超過30,怕太快,說實在我之前用鋁框也是敢滑到40左右,不過完全沒在注意煞車

的方式,都隨自己高興在煞,原來正確的煞車方式是這樣,公路車學問還真大!

今天下午也趕緊去試了一下,簡單來說就是強而短的煞車讓速度慢下來,

目地是增加散熱的時間,而且也刻意增加前煞的力道和重心的轉移,不過似乎太刻意反而整體感覺很

怪,相信要大量的練習才能很反射性的順利煞車!有別於鋁框的煞車限制反而強化了煞車技巧,整個

下午練煞車竟然也練得有點上癮,哈,還不順,繼續努力中!感謝給大的指導!真是受益良多。
ryanyu14 wrote:
感謝您, 我正在Chirs King和Extralite之間猶豫, 看了一些Extralite的評論, 似乎輕量過了頭, 且有一些問題?


Fairwheel Bike 2010和2012的hub review我都有看過,對於熱愛手編輪的我來說實在是非常有用的參考資料,但新發表的評測文取代了舊的資料,網路已找不到前兩個版本的文章了,還好我電腦中有存檔。

雖然Jason和Ron對Extralite的前花鼓有些批評(我覺得70kgf的張力限制雖低,對輕量的人來說還不至於構成問題),但是對不同版本的後花鼓(SR、SX、SPX和SLX)都讚許有加,所以我一直對Extralite的花鼓頗有好感。若是擔心SX太嬌貴,前花鼓也可選只多一點重量的SL2,這顆就沒什麼負評了。
mpz10whale wrote:
我昨天下滑不敢超過3...(恕刪)


呵呵,沒什麼啦,只是個人的一點心得而已。高速下坡時請務必握下把,對於煞車和過彎的好處太多了: 用1~2指就可以細膩地控制煞車力道、路面震動再大也不會讓手滑掉、急煞時更能抵抗身體前衝的慣性、重心可以壓得更低、臀部可以更往後移...

只要熟悉了短距離煞車的感覺,騎全碳輪組下坡應該就不會是恐怖的經驗了,但練習時請注意安全哦~
今天下午特地請假去試了一段8km左右的下坡,家住屏東靠三地門這邊,下午騎上瑪家!從第一座涼亭下滑!

以最近練習的心得第一次挑戰長下坡,一開始還真是有點怕怕的,但用短而強的煞車,真的有效可以控制

車速,而且煞車邊也能有效冷卻,停下來二次摸了一下,真的只有溫溫的感覺而已,不過會有些屑,應該是

正常的現象,但一路煞下來,雙手也是很痠!瑪家也上去相當多次了,不過今天是第一次騎碳框上,煞車

真的和跑五比起來弱了不少,但反而可以鍛練下坡的技巧,有得必有失吧!

不過想請問一下給大,會用原廠附的煞車塊嗎?還是有更推薦的呢?感謝感謝!

givemelightbike wrote:
呵呵,沒什麼啦,只是...(恕刪)
給大,應該搞對dash花鼓來編,重量才美好。
已訂了Farsports的板. 準備自己編管胎板輪. 搭Bitex花鼓應該滿適合的. 但不是用最輕那組花鼓. 手上這組花鼓78g/215g我覺得很棒了...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