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z10whale wrote:
二、測試下坡!說實在我實在有點怕怕的!感覺煞車和煞車邊還沒有磨合好,測一小段就停了!還停下來
摸煞車邊,會燙手!不知道會怎樣,也沒其他人可以問,所以就分好幾段,下下停停的下來。哈…
不知你煞車的方式是如何呢? 我的體重和你差不多,長下坡時全程都握下把,連續按住煞車的時間最長不會超過3秒,過彎前的減速方式通常是短促而力道較重的煞車(重心要儘可能後移,大力煞車時才會穩),就算要控制下滑的速度我也是輪流使用前後煞,不至於一直按住煞車。我常騎一些坡度8%以上、距離5km以上的山路(例如高雄的中寮山和屏東的瑪家、北大武等),下滑速度大約40~50km/h,連續下坡後輪圈只是微溫,不會到發燙的程度,不過偶爾煞車塊溫度過高時會發出尖銳的聲音,這時只要稍微放鬆煞車力道或交替煞前後輪,煞車塊很快就會恢復正常。
我在國外的單車網站和討論區上看了一些關於避免燒框的看法,很多車友和廠商代表都認為短而有力的煞車方式可以讓輪圈有更多散熱的時間,而且輪圈要靠氣流來帶走熱量,較高速下坡時的對流散熱效率好,低速加上長時間煞車的狀況則會讓輪圈來不及散熱而較容易導致燒框。下坡騎乘技巧不熟練或信心不夠的人,如果習慣長時間含著煞車、滑行速度又慢、或體重較重,就會提高燒框的風險。另外要注意的是煞車使用的比例,要以前煞為主後煞為輔,因為後煞經由氣流散熱的效果比迎風的前煞差很多。
clincher全碳框的煞車面要承受胎壓,就怕溫度過高時煞車面變形,使用上更要注意煞車技巧的問題,用管胎碳框的顧慮相對之下就比較少。
如果短距離重煞不是你平常慣用的方式,可在安全空曠的平地先練習看看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