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聊聊] 碟煞版公路車

Stallings wrote:
如果是鋁框,我還是照樣用傳統 C 夾就可以了
現在的煞把和夾器都很先進了,可以做到細微的操控
而制動力當然是夠的(恕刪)


這問題我想 9000 & 6800 的夾器應該可以改善不少,
今天第一次體驗到什麼叫輕輕按就定住前輪,
整台車前輪下壓後輪抬起來擺頭30°在落地.

PS: Fizik Arione R1 真好坐完全沒感覺到它的存在
「人還活著但心已死去,這是生命的悲劇。」
油碟公路車只會越來越多,不會越來越少…

油碟的好處:

解放輪組設計上的限制-->這點我認為最重要!

線性手感-->稍稍像樣一點的油碟,用過就知道。再回去用C夾會覺得有一點少了什麼的感覺…

制動力-->這不是說要讓車子一下子停住,而是讓騎車的人可以放心的一直剎一點、剎一點…不用擔心燒框、熱衰退。

好不好看是見人見智,看久了就會習慣!
重量會越來越輕,價格也會越來越親民。


jog50jog50 wrote:
本人夢想公路車是2014 TCX Advanced 1...(恕刪)


這台車真是好看!而且我覺得沒有了C夾,後三角上方和頭管下方附近,看起來很簡潔,更是好看啊!
【麵包超人】 wrote:
阿誠0725 大大能否分享ANYROAD、和TCR ADV、ANTHEM X 29er 三者制動性的差別?

謝謝。
.(恕刪)


這三台的制動力比起來
是ANTHEM X 29er(油壓碟)>TCR ADV(C夾)>ANYROAD(機械碟)

之前PRO4在特價時
我曾經一口氣買了十條
所以我曾經把這三台車都裝上700*23C的PRO4
分別去跑跑看我常跑的寶二,飛鳳山,宇老

雖然C夾的制動力還是可以應付20%的那種下坡
但是得握下把,用三指去壓煞把,才有辦法安心的"掌控"速度

然而油壓碟
同樣的下坡
只需要用一根手指頭,就可以輕輕鬆鬆完全的掌控下坡速度了
其實就算是裝700*23C也不用擔心會撇輪
因為會撇輪 通常是因為煞車習慣不好 急煞才會撇
那用C夾一樣會撇 不關油壓煞車的事

再來說到ANYROAD的油壓碟
我光是用它跑一次飛鳳山就嚇到了
因為跟其他兩台車 "相較之下"
在下坡時 我已經將重心移到後輪
盡量能讓後輪也分配到多一點制動力 不讓它制動力集中在前輪
(因為若是下坡重心沒給後輪多一點,壓過頭就會容易撇輪)
還是有種煞不住的感覺 所以這台車之後就是定位在通勤車而已

總而言之
油壓煞車真的很棒!
有機會一定要試試看!
不過有些油壓碟會脹油咬死輪子

會把你弄得很煩

prometheus0125 wrote:
油碟公路車只會越來越...(恕刪)

小弟倒不這麼覺得
油碟有他的優點
但是重量就是最大的罩門
不是只有卡鉗和碟盤的重量,前後叉的碟盤座都必須加強
還有碟盤的受力在輪圈單邊,所以幅條也必須強化
這些都是無形的重量
再來說到手感,油壓c夾也辦的到
所以我覺得油壓c夾比較有可能會是趨勢吧
公路車用油壓碟還是有點畫蛇添足的感覺
阿誠0725 wrote:
這三台的制動力比起來
是ANTHEM X 29er(油壓碟)>TCR ADV(C夾)>ANYROAD(機械碟)

煞車力道不單單只是煞車系統與煞車夾器能決定的。
輪胎本身的抓地力才是最大的變因。
現在的各式煞車都能鎖死輪框,造成打滑。
外胎抓地力越強,越能發揮出煞車的效果。

越野車的煞車,需要能急鎖死,
煞車槓桿比大,毫無疑問煞車力會很強大。

公路車上的碟煞,槓桿比都已經是調整過的,
會儘量於原來的C夾一致,
所以不存在所謂的公路車用碟煞會有煞車力過大的問題。
公路車的碟盤目前以140mm為主流,
和越野車相比,160mm,180mm,200mm。
公路車的140mm碟盤較小,煞車力也無法和越野車相比。
阿誠0725 wrote:
然而油壓碟
同樣的下坡
只需要用一根手指頭,就可以輕輕鬆鬆完全的掌控下坡速度了
其實就算是裝700*23C也不用擔心會撇輪
因為會撇輪 通常是因為煞車習慣不好 急煞才會撇
那用C夾一樣會撇 不關油壓煞車的事

正解~!
用碟煞會鎖死的朋友,多半是煞車習慣與技巧的問題。
juanko wrote:
不過有些油壓碟會脹油咬死輪子
會把你弄得很煩

公路車的構造比較麻煩,
越野車的維修保養方便很多。
目前容易發生漲油的碟煞,
最出名的就是sram的avid煞車系列,
這個是玩越野車的朋友都知道的事情。
所以看到SRAM推出RED的公路車油壓碟煞......
我個人會先觀望一陣子,
倘若是SHIMANO推出,我會想用。
maxlynch wrote:
這問題我想 9000 & 6800 的夾器應該可以改善不少,
今天第一次體驗到什麼叫輕輕按就定住前輪,
整台車前輪下壓後輪抬起來擺頭30°在落地.

煞車在輪框上,這種框煞類煞車。
問題不是出在煞車力,而出在輪框上。
輪框容易沾沙土水分,影響煞車力。
萬一輪框變形,煞車就會出問題,甚至無法騎。
碟煞很快就取在越野車上面的V夾,
因為優點真的太多了。
prometheus0125 wrote:
解放輪組設計上的限制-->這點我認為最重要!
線性手感-->稍稍像樣一點的油碟,
用過就知道。再回去用C夾會覺得有一點少了什麼的感覺…
制動力-->這不是說要讓車子一下子停住,
而是讓騎車的人可以放心的一直剎一點、
剎一點…不用擔心燒框、熱衰退。

碳纖維輪圈的弱點,莫過於煞車燒框,
還有煞車面必須補強,無法降低重量。
使用碟煞,可以一併把這兩個問題解決。
若是碟煞普及,碳纖維輪組可望能有更大的進步。

碟煞的手感部份,在長下坡的幫助就很大。
畢竟一般C夾用鋼線拉,按久手會很酸,
油壓碟煞按起來輕鬆多了。

油壓碟煞固然優點很多,
但在越野車上,也走了好長一段路才普及。
公路車要普及,我想更困難,
但總是另一個選擇可以期待。

目前有種半油半機械的碟煞產品,
個人覺得超蝦,這種設計在越野車上絕跡很久了。
要換還是用油碟,不妨觀望一下市場。
maxlynch wrote:
這問題我想 9000 & 6800 的夾器應該可以改善不少,
今天第一次體驗到什麼叫輕輕按就定住前輪,
整台車前輪下壓後輪抬起來擺頭30°在落地.
PS: Fizik Arione R1 真好坐完全沒感覺到它的存在
你又在放毒,可惡
阿誠0725 wrote:
油壓煞車真的很棒!
有機會一定要試試看!
可是感覺好像很重
ddar白馬 wrote:
我個人會先觀望一陣子,
倘若是SHIMANO推出,我會想用。


有出了,電變限定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18&t=3528202#45919731

試騎心得

http://www.bikeradar.com/road/gear/category/components/groupset/groupset-road/product/review-shimano-r785-electronichydraulic-system-47604
算體入到兩大U商怎麼賺錢了 INTEL:出新規;玩家砍掉重練 AMD:出新規CPU/MB先後不停地一直 [img]http://daqtvq.bay.l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