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Velonews只有提到路測是用同樣輪組,但沒提到風洞測試是用那個輪組? 其次只用空車測試、沒有騎士或假人,測出的風阻也會和實際情況有所差距。
如果Velonews笨到用原車的輪組去測,那風阻排名前二的Propel和BH G6在雜誌照片中配的都是Zipp404,風阻最大的Madone是用低框輪,這還真是巧啊...

2.Velonews測試剛性的方式是看五通、頭管和立管的變形量,只看五通的變形量的話(踏板受力100kg),最小(Ridley:0.330mm)和最大(Trek:0.939mm)的差距只有0.609mm,頭管變形量的差距更小,人類的感官是否能查覺到不到1mm的差距還是個疑問。此外把立管的變形量也算進去似乎也不合理,站起來抽車時根本就感覺不到立管的變形啊...
3.雖然重量評分的比重只佔5分,但為什麼不是以車架的重量為基準而是成車? 在這方面配Dura-Ace的Propel和配Red的G6當然比較吃香了。當然Value的評分也是以成車售價為標準,不過這個項目本來就很主觀,充其量只能拿來給總分灌水用。
單車雜誌的測試文章,要論嚴謹和客觀程度,老美還是比不過老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