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非你是騎爽的,那買板輪玩玩還可以。我剛操爆了某廠的碳輪(管胎),只是因為偶然在雨天騎而滑胎,整個人側旁倒地,起來時後輪框已經爆開了(左右爆開,連管胎也破了)。問過原廠的修理費幾乎就是半組輪的價錢,合理,但也令我受到教訓,我還要繼續買板輪嗎?後來借了朋友的mavic ksyrium slr爬坡輪,打破了我對板輪的執著,因為爬坡太爽了!抽車就是夠硬,碳輪那時幾乎是不抽車,因為軟,抽起來也不夠穩定。下坡夠快,因為不必擔心剎車不夠力出意外(燒框更好,可以直接換掉)。除非換頂級的板輪,我不會再嘗試入門或二級碳輪了。最後決定入手同門兄弟mavic sle,有碳皮包覆的鋁板輪,享受抽車及下坡的樂趣。
max33 wrote:除非你是騎爽的,那買...(恕刪) 我覺得這樣的形容跟心得不太對,摔車導至跟板輪的優缺點好像不能扯上關係板輪摔車壞了本來就會花比較多錢修理因為光框就不便宜..即使是買便宜的板輪現在你用SLE鋁板,那天要是框壞了要換,也是不便宜...低階板輪的確是不建議購買還不如請人編碳板,花的錢跟低階差不多,但效能好多了...比如現在在特價的FFWD F6R目前只要25K或許它沒有非常好,但是環法選手也是在用,如果抽車覺得軟,它們應該梗反才對...我覺得還是要看東西再來建議會比較好!!當然我並沒有在推FFWD喔....便宜好用我都推...之前您買的低階板輪抽起來覺得軟有想過為什麼嗎???花鼓?編法???張力不足都有可能....
max33 wrote:除非你是騎爽的,那買...(恕刪) 我很想知道有沒有人送燒框保固有成功的目前我只聽到是人為不保,還沒有成功的案例香港本來就是自出運費啊當初寄406的快1000了700的輪組就不知要多少?2000?一組版輪也才1萬多?
max33 wrote:除非你是騎爽的,那買板輪玩玩還可以。我剛操爆了某廠的碳輪(管胎),只是因為偶然在雨天騎而滑胎,整個人側旁倒地,起來時後輪框已經爆開了(左右爆開,連管胎也破了)。問過原廠的修理費幾乎就是半組輪的價錢,合理,但也令我受到教訓,我還要繼續買板輪嗎? 某廠是那一廠,方便說出來讓鄉民見識看看嗎?有輪組的爆炸圖更佳(不是這種爆炸圖哦...)抽車時覺得輪組會軟,通常都是花鼓和鋼絲數的問題,不能全怪到輪圈上面。
小弟我最近也是入手了38mm open框板輪選38mm的原因是帥氣度跟重量取捨之後的折衷方案小弟聽聽看看之下的資訊單論框來說框高 條幅短 張力高 剛性好但沒意外的話同一種材料框變高重量當然會變重所以我猜板輪這東西就是框高帶來的空力效益 對平路的優勢和剛性 重量 對於爬坡的影響後來選來選去就挑了38mm平路能帶一點速度但是剛性跟重量顧的到的話 上坡又不軟不重拖重點還是有點板高就是帥我買到的手編輪 他的重量是1400g這是因為open框比管胎框重那個賣家的38mm管胎框是1200g給大出馬就是1000g重量對我來說是有顧到了實際去踩過比較陡的山路並沒有重拖跟軟腳的感覺 (有啦 我自已腳軟了)所以我會覺得手編板輪 挑到好的 其實也很好騎我之前就是有買過便宜的手編鋁輪也是很輕 不到1500g結果上坡軟到不行所以編輪者的實力還是比較重要吧合理的框、花鼓、條幅的搭配和編法才是重點不然碳的鋁的 頂級一級二級 還不是廠商在喊你說買頂級輪就最好我也知道最好啊最好就是最貴我沒錢買嘛
Top-Secret wrote:小弟我最近也是入手了...(恕刪) 鋁框爬坡輪編到1400以上還會軟要嘛剛絲數量不足,不然就是亂編,或是框選錯...不會都用XR200去編吧!!!那至少剛絲要夠多!!!簡單說!!爬坡需要剛性好又輕..在鋁框時代就是框越高剛性越好,但缺點重...全碳框出來時就打破這原則.不用框高來達到剛性。你的38編起來有1400還算重之前問小索用兆勝框50來編,也在1400如果編38應該可以再1300兆勝的框還不是最輕給大說的那間就真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