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ar白馬 wrote:你說的有道理,但不知道你所講的身體條件和狀況是指那些部分,如果是身體的腰部柔韌性的話,小弟雙腿併攏下壓的話手指能碰得到腳指,但是堅持不了多久。
車架大小選擇,本來就...(恕刪)
ynthlt wrote:
但不知道你所講的身體條件和狀況是指那些部分,
如果是身體的腰部柔韌性的話,
小弟雙腿併攏下壓的話手指能碰得到腳指,
但是堅持不了多久。
這個真的幫不上忙,
因為現實狀況下要考量的因素很多。
能考慮Cannondale supersix evo這樣的好車,
不妨多點預算去找專人FITTING吧~
(慎選歐,很多出名的就只是出名而已)
沒有比買錯更貴的了,花點錢做評估,
還能向專業學習很多知識,划得來。
這邊必須良心說,我個人的所學,
只能把差不多的車架,調整到車主可以騎。
倘若差太多,我個人沒有能力調到80分,頂多就60分。
而介於兩個size間的狀況,
往往還要兼顧車主的用力與騎乘習慣,
沒有長期追蹤,很難說能幫助到什麼程度。
還請找專業。
wind731 wrote:
給個小弟的數據讓樓主參考一下
現在坐騎 scott Foil M size 水平上管55(實測大約545)
坐管另外購買後退量2.5cm的坐管(只有L SIZE才是附此坐管),坐管角度73.3
龍頭使用14cm(負7度) , 頭管14cm再墊約2cm墊片 ,坐墊到手把高低差約9cm ,BB到坐墊高75.7
最近正在找負10度14cm龍頭 , 想把高低差做到10cm.
小弟身高180cm , 跨高87.5.....其他數據忘了..sorry
以上給您參考
PS : 前一台車水平上管56cm ,龍頭使用11cm , 坐管角度73.5
那為什麼不拿掉墊片就好?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