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為什麼感覺手有一股力量一直在往前推手把? (內涵新手的心路歷程)


Stallings wrote:
完全不用理會。他手長...(恕刪)


franklin523 wrote:
100%同意!!
天...(恕刪)


那想再請問如果龍頭換短一點的會有幫助嗎?



mpz10whale wrote:
樓上那張照片,很明顯...(恕刪)


了解了~~感謝大大


遜弟 wrote:
只針對標題回覆:主題...(恕刪)


請問腰馬合一的意思是....?
能再稍微詳細說明嗎?
小弟也是新手, 個人認為如果騎乘目的是偏向休閒型, 而非比賽的話, 調整至自己覺得舒適的位置不就是更好嗎?

小弟的朋友是偏向 '攻擊型', 他把坐位調得很高, 他說明就是要減低風阻云云..., 我不太懂, 因我是休閒型, 每次與他一起騎時, 他每次都叫著「你把坐位調高點吧, 你這位置那麼低, 真不知你怎樣騎的」(我坐墊只是高過龍頭幾厘米)

我跟他說「你的跨高比我長, 但你的車架還比我的小, 你調高一點很正常吧, 我這坐墊高度就是令我騎得較舒適呢」... 而現實就是, 我與他的身高不同, 跨高不同, 手長度不同, 騎車心態不同, 試問那麼多的不同怎可能一概而論呢.

不要過份受他人影響, 跟著別人把坐位調得那麼高, 但騎起來明顯不舒適的話, 那就等於對身體構成慢性傷害, 往後就不得了.
悠哉老吳 wrote:
如果龍頭換短一點的會有幫助嗎?
換成短龍頭、換成短 reach 的手把,這些都是可以讓煞變把變近的手段
依樓主的標題來看,這樣騎姿非常有效率。
樓主運動神經不錯喔
高屏鐵騎 wrote:
依樓主的標題來看,這樣騎姿非常有效率。
如果只有手部微推,那是不錯。
如果是因為屁股、身體一直往前滑而需要用手擋住,NG。
“高低落差”

這東西不是調出來的 你也千萬不要去拉高什麽坐墊 bababa...

坐墊高度是在於你的腿長跟車架大小關係

這是DNA決定的 除非你去買小一號的車架




高屏鐵騎 wrote:
依樓主的標題來看,這...(恕刪)


什麼什麼?!
不知大大是怎麼判斷的?

Stallings wrote:
如果只有手部微推,那...(恕刪)


我蠻確定不是想要溜下去的那種感覺~
所以這樣代表的意思是???

Stallings wrote:
換成短龍頭、換成短 ...(恕刪)


嗯嗯~


chansaikit wrote:
“高低落差”

這東...(恕刪)


收到收到~~那麼多人強調這點~
我不會去亂調的
悠哉老吳 wrote:
我蠻確定不是想要溜下去的那種感覺~
所以這樣代表的意思是???
如果騎乘時屁股和身體不會亂跑,不需要用手用力撐住,那就 OK。
悠哉老吳 wrote:
什麼什麼?!不知大大...(恕刪)


坐墊高度是無論如何都不會變的高度
就算是換車也不會變
因為這是腳長決定坐墊高度
千萬別亂調
建議去車店量一次確認正確的高度

剩下的就是大腿長決定坐墊前後
小腿長決定軸長
手長決定龍頭長度
肩寬決定握把寬度

不過這一切都是概略
這些數值基本上都會互相影響
以及會受到你騎乘風格
身體肌力等等數值影響

所以樓上的大大才會說 這些數值唯一不會變的只有"坐墊高度"
誰說落差大要手長腳長才辦的成,您試過~
誰說落差大會趴的很累,您試過~
誰說落差大是選手為求低風阻才做的設定,風阻差別,您測過~

落差是為取得跨部在踩踏時力量輸出的效率
選手的落差值決定於踩踏效率&頸部負荷
風阻對選手來說不是重點
GIANT在推廣 四方下管 時有一段非常玩味的話,道出賽事生態,大家可以查一查~
8~10cm是我個人認為有效率的落差始端
踩踏效率有了,能體會了
往前回推什麼趴的很累.手長腳長,就都不是問題

一開始就要朝落差設定
不習慣,從短行程慢慢訓練起
初學就有不正確的踩踏角度,施力方向
更容易在行程拉長後受傷
別說只是休閒
踩踏邏輯,施力方向錯誤
哪怕自居休閒
一樣有受傷機會!~
一種設定
試個2~3個月再下結論
怕受傷,縮短行程適應
別再相信取得獅子的鬃毛;就能找回失去的頭髮
以上~



collin chen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