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ngmth wrote:
我有入門碳車和入門鋼管車(4130),都是用最普通的輪圈,硬度感覺差不多. 避震效果不同,碳車在高頻率震動(例如柏油路面粗糙,但是沒有明顯坑洞)時比較能吸震,但是大坑洞快速過的時候,碳車震動較大,甚至有種要斷的感覺,鋼管則是感覺有彈性的過去. 2台車都是用碳纖前叉.
我的比較是差不多速度,同樣的路線不同時騎過後的感受.
youngmth前輩晚安
就所知,「入門碳車」的價格和「高階鋁車」價格差不多,例如TCR C 與 TCR SL3
那請教youngmth前輩
您的「入門碳車」和「入門鋼管車(4130)」在價格上,是「入門碳車」比較貴? 還是差不多?
現在的「新」鋼管車都是配「碳纖前叉」嗎?
不知道是否有配「鉻鉬合金前叉」的鋼管車?
以傳統鋼管迷的看法,是不是認為鋼管車就該配「鉻鉬合金前叉」?
謝謝。
badbrother wrote:
我是大推鋼管車。。。家裡一台鋁架,一台鋼管,沒騎過炭纖。
鋼管也沒有很高級,就是4130雙抽管。 鋼管的吸震和帶Q的路感,應付路面的能力真的是一流,是我騎車的一種樂趣和享受,遇到開版所說的那種下坡爛路況,它的穩定感更是讓我覺得有安全感(當然速度還是要注意),我相信是炭纖架難以匹比的。
badbrother大大晚安
可推薦一下您的鋼管車嗎?
鋼管車在長途旅行、運動的力量回饋,兼具鋁車、碳車之所長。
只是市面上的品牌少(選擇性少),運動活動、賽事也較少看到鋼管車的足跡,這是為何?
謝謝。
下坡爛路況連汽機車都需要小心,何論單車呢!
【麵包超人】 wrote:
youngmth前輩晚安
就所知,「入門碳車」的價格和「高階鋁車」價格差不多,例如TCR C 與 TCR SL3
那請教youngmth前輩
您的「入門碳車」和「入門鋼管車(4130)」在價格上,是「入門碳車」比較貴? 還是差不多?
現在的「新」鋼管車都是配「碳纖前叉」嗎?
不知道是否有配「鉻鉬合金前叉」的鋼管車?
以傳統鋼管迷的看法,是不是認為鋼管車就該配「鉻鉬合金前叉」?
小弟對器材的研究和等級分類不是那麼有研究,只能儘量回答你的問題..
說來話長,小弟原本有台鋁車,10年前的Fuji Team配全套Ultegra,如果以當時來算應該是中上的鋁車吧.. 騎起來當然就是很顛,但是動力傳達很直接. 後來覺得不適合我,就找了個鋼管車架來做移植. 騎了一年手癢買了台入門配Apex的碳纖車. 所以對於你的第一個問題則非常難回答, 因為我的鋼管車價無法估計, 車架滿入門的, 但是配上10年前的Ultegra算是中階還是入門就難說了. 但是我的鋼管是比較"現代"的,怎麼說呢,沒有lug,而且還不是傳統圓管,而是液壓成型的異型管.
至於鋼管車要配什麼前叉就更是見仁見智了. 如果走復古風,當然是Lug的車架配上同樣材質的前叉, 現代一點的話很多都直接配碳纖前叉吧. 我因為是移植,就用之前的碳纖前叉了.
怨念聚合體 wrote:
要配什麼叉就看你中毒多深
新鋼管常見配碳叉,這在市場也有接受度
我是老鋼管迷,對這部分就相當堅持
所以之前那次車禍前叉撞歪了
對方是認為換個差不多的LUG前叉就好 (還找了個車行店員要來跟我關說)
我則是堅持要原廠的IRONMAN前叉 (上面有GIANT陰刻)
不然整車就他拿回去,賠我折舊價就好
那車行店員還算專業,懂得這種老車的收藏價值所在
摸了陰刻後就知道沒有爭辯餘地,那場關說不到3分鐘就結束
車子最後是送去鐵工廠修理把前叉拗正,現在繼續服役中
怨念聚合體前輩您好
久聞怨念聚合體大大在單車版的盛名,今日能看到閣下的專業回文,萬分榮幸。
據印象,尊駕那次車禍前叉撞歪,是在北宜,應該是R3000吧?
在此想請教怨念聚合體前輩,劣者的鋼管車上管有因外力導致的凹陷(多年前就一直在),那會有鐵工廠、單車店家、工作坊可以補土烤漆、or 拉出扳正嗎?
另外,若不想為了變成10速而將後叉擴成130mm,那為了要把27吋輪(36綱絲花鼓)換成700C輪(因外胎比較好買),有地方買得到7速700C搭配7速鎖牙飛輪的花鼓(輪框)嗎?
還望大師不吝指點迷津。
謝謝。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