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高負載的乳酸堆積和心跳數超過LT的乳酸堆積差在哪?

米粉5566 wrote:
回覆一下樓上大大的問...(恕刪)


若照此定義看,RPE、心率、功率都不足以作為 AT 的判定基準,只是其中一項參考數值。

換言之AT 基本上就只能在實驗室裏面才知道有沒有達到?

那麼實際用在自行車運動上的方式是.....?


另,其實樓主到現在還沒有說他講的 AT 到底是啥呢 . .

www.cycliving.com

Lanxlot5475 wrote:
其實樓主到現在還沒有說他講的 AT 到底是啥呢


Absolute Terror!??!??
Lanxlot5475 wrote:
無氧閥值?

可以進一步的描述何為無氧閥嗎?

VO2MAX 以上的強度被稱為無氧,然而如果把這裡定義為閥,那麼所謂的無氧閥應該指的是 VO2MAX 以後,但這樣的話就乾脆講 VO2MAX 就好,多一個 AT 是.....?



這部分我那本書中寫得很清楚

LT的強度是在VO2MAX強度之下

而乳酸堆積是指超過LT的強度,如果強度在VO2MAX下本身已經會產生乳酸了(書中寫的是只能撐12分鐘)

如在LT之下因為不會造成乳酸堆積,而使血糖不乏的情況下進行永久的運動(當然還是要睡覺)

就算超過LT,但還沒到達VO2MAX之前,都不是身體燃燒氧氣速度的最大值


Lanxlot5475 wrote:
這部份你的描述太過模糊,提高轉速為何為讓負載增加?

因為你沒有提到關鍵字:功率,如果轉速提升但功率下降,負載是減低的。

如果轉速提升但功率不變,則要視心率與轉速之間的關係才能明白到底是否進入無氧。


肌肉本身有粘滯性,還有腳本身有質量,在踩踏過程中下肢是不停加減速運動的,提高轉速會使粘滯性造成的阻力增大,而且在肢體來回擺動的時候增加慣性力,這些力量都是肌肉本身要提供,這些算"內在負載",而踏板給予的阻力叫作"外在負載"

內在附載消耗的功率不會給予車體速度,只有因"外在負載*速度"的部分才是"輸出功率"
"內在附載*速度"的功率只會直接變成廢熱浪費掉,因慣性力瞬間造成的負載也會造成肌肉疲勞

這些是我想的結果您可以參考看看

Lanxlot5475 wrote:
因為你沒有提到關鍵字:功率,如果轉速提升但功率下降,負載是減低的。
如果轉速提升但功率不變,則要視心率與轉速之間的關係才能明白到底是否進入無氧。

所以我想知道的是說,乳酸堆積的決定因素在哪?

是負載,還是功率輸出?如果是為了增加功率輸出才增加負載,那決定性因素就是負載了,但是否是如此呢?

什麼樣的騎法可以確保不會乳酸堆積,但又可以讓輸出的功率最大?

我好像有點靈感了,不過不確定對還錯,之後想清楚再貼上來。
米粉5566 wrote:
回覆一下樓上大大的問...(恕刪)


我標題打錯了~不好意思,應該是LT才對,有些網站在LT旁邊刮弧AT,讓我以為是一樣的東西@@
米粉5566 wrote:
抱歉,這裡幫版主做一...(恕刪)

感謝您,都是一些很有用的資訊

不過我想知道的是,會疲勞的主要原因是強度(POWER)還是負載呢?

POWER很低,但高附載的話,及使心跳數沒到達LT,一樣會造成乳酸堆積,那LT時的心跳數要如何決定,是否就像Lanxlot5475一樣說的是"速度以80~90"轉時達到LT心跳的負載?

排除乳酸的能力是看肌肉還是看心肺?同樣10KG的重量可能手臂肌肉幾下乳酸堆積就很嚴重,對於腿肌來說速度不快都不酸?(POWER很低的情況)

那為何同樣POWER,高附載低速度通常心跳都不高;相對高速度但低負載的運動,靠氧氣燃燒產生能量的部分就很少?上面零零總總我的就是我主要的問題。

自爆仔 wrote:
排除乳酸的能力是看肌肉還是看心肺?


排除(代謝)乳酸的能力是綜合的表現,原則上不是單練心肺或是肌肉就可以,牽涉的範圍有點廣。

我們在進階訓練課程 "無氧訓練" 當中就有抗乳酸的訓練,原則上是短時間高強度、高轉速高功率,較多次數的反覆給予身體"大量乳酸"的衝擊,然後作 48HR 以上的恢復,以漸漸的提升抗乳酸的能力。

但課本寫的很清楚,從事自行車運動的前2年請不要嘗試這項練習。

想要很省事的給予身體足夠的乳酸衝擊的話,其實去武嶺衝3min 高功率,來個5趟就很飽了,只是每四天就要上去一次,大概只有職業的有辦法這樣搞(住一整個月的松雪樓?)。

....我住一天就頭暈眼花的說。



自爆仔 wrote:
同樣10KG的重量可能手臂肌肉幾下乳酸堆積就很嚴重,對於腿肌來說速度不快都不酸?(POWER很低的情況)


當然,肌群的大小、功能都不同,這不能這樣比,所以我才說"心率"跟乳酸其實並沒有很直接的關係。

把鼻子嘴巴都封起來,你就算都不動,心率也會漸漸的昇高喔....(那有產生乳酸嗎?嗯....我不知道)
www.cycliving.com
姆,雖是基本問題,但是還是值得澄清一下,以免各說各話失了焦點。不掉書包,白話一點:

- 乳酸隨時都在產生,也隨時都在被代謝移除掉,是或多或少的問題,不是過了某個 threshold 才產生。

- 生成能量(燒血中葡萄糖)有兩種方式:有氧跟無氧,也就是所謂有效率跟無效率途徑,也可以簡化成慢速跟快速。

- 由上。所以說心率跟乳酸生成率沒有直接關聯。

- 當肌肉需要瞬間大量輸出時,也就是需要「很快」取得能量時,便會轉向採用更多無氧代謝途徑,但因為能源儲藏量很小(ATP)很快用盡,須待補充才能再衝,同時乳酸大量增加(註)

- 低輸出或低強度時,採用的是較多有氧,乳酸可以很快被移除而不會堆積。強度漸漸增加時,終會達到一個乳酸生成速率跟被移除速率相同的時候,也就是米粉兄說的 steady state。這個點上,就是所謂的 AT (anaerobic threshold)或 LT (lactate threshold)。

- VO2Max 是指能消耗的最大氧量(maximal oxygen consumption),很多人也許只注意到字面: 1. 你的心肺循環可以送多少氧 2. 你肌肉運用氧氣產生能量的能力,但常常沒注意 3. 你身體(特別是肌肉脂肪)組成比例。另外,這也受到基因先天限制。為何大家要測這個?因為「你只能到這裡,不能踰越」,所以被視為指標(這裡先不討論怎麼練)。

- VO2Max 的單位得注意是 ml/kg/min 或 l/min,前者是對單位身體質量,後者是絕對值。差別是在你身體需不需要有垂直提升的動作,如跑步身體會離地,騎車登山等。

- VO2Max 強度大於 LT/AT 強度。LT/AT 說明你能有多耐久,也就是 endurance/fitness 的指標。LT/AT 能練得越靠近你的 VO2Max(請注意 LT/AT 與 VO2Max 單位不同,中間牽涉代謝轉換,略),就是耐力推向發揮百分百(怎麼練略過)。

- 承上,VO2Max 較大 LT 較低的人在耐力上便有可能會輸給 VO2Max 較小 LT 卻較高的人。這也是為何不是大家進實驗室抽抽血量量就可以決定名次的原因之一。

回到主題:高負載的乳酸堆積和心跳數超過LT的乳酸堆積差在哪? 希望樓主你看完上面之後可以想一想,應該可以很快找出答案。

註:吉兄與米粉兄有興趣請再接乳酸移除(或再利用)的說明。我好累 XD

另:米粉兄,負載(load)在這個文本下很少是直接指質量,通常指強度。
01 沒人愛騎車聊天室 http://rollingpotatoes.chatx2.whocares.jp/


jobinobi wrote:
另:米粉兄,負載(load)在這個文本下很少是直接指質量,通常指強度。


冤枉啊!姆大,這個好像不是我說的,請明察秋毫!

jobinobi wrote:
註:吉兄與米粉兄有興趣請再接乳酸移除(或再利用)的說明。我好累 XD



拍寫~~ 沒有興趣說明,因為到這個階段的理論應用在訓練上是另一回事(除非我們要談恢復)。

雖然恢復在訓練當中的重要性明顯的超過施壓,但在台灣卻是一個普遍不受重視的環節。

以我認識的大多台灣車手 . . . . 他們只怕操不夠,而我是怕恢復不了,我想他們恢復力大概都很好吧?


www.cycliving.com

自爆仔 wrote:
不過我想知道的是,會疲勞的主要原因是強度(POWER)還是負載呢?



你所謂的"負載"指的是??

Power 高跟 Heart rate 高各會引起不同程度、種累的疲累,Power 來自於扭力與轉速,心率則受神經、大腦、運動、氣溫等等亂七八糟的東西的影響,拿它來作為一個絕對指標算是比較不可靠。

再強調一次,任何一篇文章在寫的時候都會有立場的存在,要描述"心率"與"疲勞"的影響,當然就會把功率/轉速這些變數先穩定下來,才有辦法得出數據,然而實際上騎乘的時候你是否跟文章上的立場一致呢?
www.cycliving.com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