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用過,覺的最好用的排名為1 Reynolds RZR 46T2 corima ncc低框3 ZIPP 2024 Lightweight Standard III目前ZIPP 202已賣掉,因覺的外型不夠好看
KIDD0808 wrote:我目前功率重量比4....(恕刪) C24 TL ,聽朋友說很好爬!台灣盃冠軍也用這組!ps.可以分享一下練車方式嗎?FTP: 4.6W/kg, 應該是精英組前幾名的實力我還在努力向3.5W/kg邁進。
s07172 wrote:FTP: 4.6W/kg, 應該是精英組前幾名的實力......(恕刪) 是嗎???我60kg FTP測試20mins avg power 276watts , 4.6W/kgFTP約262watt,約4.4W/kg我在市民組從來沒上台過......朋友RE30上台的FTP大約5W/kg提供您參考!!!!!
s07172 wrote:C24 TL ,聽朋...(恕刪) 我4.6真的不夠看~菁英組要上台最起碼要4.8以上~才有機會~目前努力中 @@"我已經用功率器訓練一年了~老實說買任何輪組之前還不如先考慮買組功率計~只要你有心都可以慢慢進步~除非你只是要騎爽度的~不然買LW真的對你的成績沒啥幫助~
aspdotnet wrote:是嗎???我60kg...(恕刪) 你的成績在市民組應該有機會~不知道你強度訓練的"質"夠不夠~如果你的體能OK的話~搭配你現有的功率~賽前在加強:強度訓練的質"上頒獎台應該不難~只是光有好的馬力重量比還不夠~如何在集團中騎的省力&賽前的調整&賽前的熱身等等....都是影響你比賽當天的表現...
KIDD0808 wrote:我4.6真的不夠看~...(恕刪) 去年M30花東賽,我牛山爬一半開掉那時主集團應該還有50人上下吧第二天武鶴勉強吊車尾跟上主集團終點前也勉強沒開掉,但集團大摔車就收工了我現在的5min Vo2max 258, 約4.3W/kg比去年應該有進步的假設(去年無功率計)想說3.8W/kg FTP, 10min 4.5W/kg 市民組會有競爭力~牛山不會開掉,就有機會了看來還差很遠~
s07172 wrote:去年M30花東賽,我...(恕刪) 今年的牛山已經開通隧道了有可能可以少爬一段坡但前兩個坡都挺硬的集團若拉強度.....會挺吃力的......想在牛山跟住集團爬坡的間歇要練.....第一段的尾段跟第二段的中段的陡坡是關鍵......在花東賽想上台第一天的終點坡跟第二天的衝刺坡....max power還是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