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例一下
有回在一間大型車店閒晃
進來一對中年夫妻
舉指一看就是有錢人
身材發福
應該沒有習慣運動
一進去就直接大聲問老闆幾家一級成車
都是洋貨且都是環法常見戰駒
老闆回"有貨但某某車要訂"
客人"要多久"
老闆"請問你的騎車需求"
客人"有空跟同事一起騎車用"
老闆"建議您不要用這幾支車架"
客人"為何?"
老闆"這幾支很硬騎起來沒有次級的舒服, 它們的原廠也建議以需求選等級"
客人"我同事跟朋友都騎這些啊"
老闆"...........我能推薦您更適合的車架"
客人"那我再問別家", 轉頭就走
老闆"...................."
我"..............."心想....真是不能建議嗎?這樣就離開?
重此我反而對這家車店更加推崇
EK9 wrote:
新手會問題很多的
祈多包涵

KT.Steven wrote:
基本上我覺得不是選手,應該都分不出來這幾支車架的強度吧
說的也是

Otakuchen wrote:
最後,網站的fitting guide真的只能參考...中階成車的好處就是寬容度大,只要車架不要太離譜,龍頭、座管調一下就ok了~~
這些真的讓我蠻迷惑的
我參考了日本G牌網站上AD3的車架幾何
http://www.giant.co.jp/giant12/bike_datail.php?p_id=00000009&action=geometry
對上去後發現依他的幾何設計
結果是我的腿太長>作管要較長

我的上半身和手臂太短>上管要很短

折衷的哇我還是要選S號

算體入到兩大U商怎麼賺錢了
INTEL:出新規;玩家砍掉重練
AMD:出新規CPU/MB先後不停地一直
[img]http://daqtvq.bay.l
Otakuchen wrote:
換個想法,如果要開始騎車,找家信用好的店家買台新車,除了可以比較容易fitting到自己一開始的需求,也可以因為這個關係就順理成章的跟店家混熟,要一起騎車,要請教問題也比較方便不是?
我倒反而希望某個店家跟我不熟
中壢吉興(中壢G牌較有名的應該就是這家了把)
的老闆從我國中認識到現在幾乎快10多年了
念書騎的通勤車,就是找他買的
之後都一直找她修,後來她老人家關店,移到現在的吉興店面
我還是一樣找他們去修,不過我覺得那邊的技師對我大小眼
因為我是其通勤車,之前在問一些零件匹配問題時,他們都有一點愛理不理的
留我之前去換鍊條後問他,大該多久還要再換
他竟然跟我說騎到這台車子報廢了,都不用換了(我也知道鍊條是消耗性搭阿)
雖然我這種通勤車的消費可能不比,那些較高檔的車隨便換一個小配件
但是我總還是客人把,每次對我這樣服務態度真的不是讓我很好受

算體入到兩大U商怎麼賺錢了
INTEL:出新規;玩家砍掉重練
AMD:出新規CPU/MB先後不停地一直
[img]http://daqtvq.bay.l
TOPLIN wrote:
迷思ISP不建議新手...(恕刪)
恩恩~~好喇
別再碩ISP了喇,我知道ISP對新手來說是沒啥好處的
但關於各級車架舒適度方面,我覺得這可能要看里程數,和個人騎乘習慣而定把

就算是環法選手,平日他想休閒的騎長途跟車友同聚時,我向他也會面較偏移較軟的車架,讓自己放鬆
反過來說,如果他要訓練自己的話(有計時計成績下),我想那些頂級賽車還是他的不二選擇
這於舒適度和爽度,這都是個人、荷包因素,我覺得個人爽就好了
就算車友覺得騎起來很顛,久而久之他習慣了
或許他還會想換更硬的車架來騎,也說不定

我自己是從大賣場的雙避震車換到,一台純鋼管車的,一開始真的很不習慣(台灣的路太爛)
後來震久了,就習慣了,後來偷騎看看別人的鋁車後才知道,我的鋼管車騎起來還算Q的

算體入到兩大U商怎麼賺錢了
INTEL:出新規;玩家砍掉重練
AMD:出新規CPU/MB先後不停地一直
[img]http://daqtvq.bay.l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