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坐墊差異 Specialized / San Marco / Fizik

smileduckk wrote:
不知道這樣問是不是太...(恕刪)


S牌第二件5折活動到月底

樓主手腳要快摟XD
1:換個說法應該是說...相對於其他品牌,相同重量、相同等級來說算便宜。
2:ROMIN基本款的價格我印象中不到三千...
3:價值觀的問題我是沒辦法評論,我看到一個包包要萬把元~幾十萬也是覺得怎麼會有人買?我們只能從相對的必較來說吧...覺得值得就買就用吧...
4:你說4-5千都可以買輪組了,但我說,一樣花費,我寧願提高預算在坐墊,對我的臀部好一點

克麗絲丁娜 wrote:
specialize...(恕刪)
specialized 的坐墊都有三種寬度可選,130-143-155
可以依照你臀部骨骼的寬度做挑選,當場會幫你測。
smileduckk wrote:
請問維大你說的寬度可...(恕刪)
坐垫还是要自己长时间的试才知道那款适合自己的屁屁
維兜兜 wrote:
1:換個說法應該是說...相對於其他品牌,相同重量、相同等級來說算便宜。

與fizik(搭載於11年TCR SL3)相較,價錢差不多
不拜刀侯 wrote:
3500~4500的座墊真是不便宜
但是最近看上San Marco 12年款Mantra
價錢更是咋舌
定價七張多的小朋友
如果不是為了12年的新款白紅配色可以配車子
選11年和10年款可以省一張多的小朋友
內心掙扎阿!

不拜刀侯大大午安
不知不拜刀侯的單車會考量配色問題?
2011 Tcr Sl3
算是很有誠意的

車架 16800(印象中 11年有出單車架版)
座墊也是 F 牌 約 3500等級
配上半套 105 (5700)
順暢度不差的 xero輪組

回歸坐墊
F 牌 的太平做的不是很習慣: 30公里之後座不太住
三萬塊牌的坐墊 尾端有翹 感覺有撐住屁屁

閃電牌 沒用過不過一價位跟設計 合我口味

如果預算一樣3千也可考慮 slr
...More than ....life style ... ...愛螺螺梭的老鄉
eawa168 wrote:
2011 Tcr S...(2011 Tcr Sl3
算是很有誠意的
車架 16800(印象中 11年有出單車架版)
座墊也是 F 牌 約 3500等級
配上半套 105 (5700)
順暢度不差的 xero輪組恕刪)

TCR SL3車子好看

eawa168前輩的頭像滿可愛的~~
難得遇到有人認真想問問題,偷閒一下我來認真回答一下 ^_^


克麗絲丁娜 wrote:
與fizik(搭載於11年TCR SL3)相較,specialized 的坐墊勝出之處在重量、等級嗎?


座墊屬於個人化器材之一,不同品牌的坐墊除了重量之外大概都不能拿來比較。

你說拿 San Marco 跟 SPZ 比? 但我的坐骨寬必須要使用 143mm 以上的坐墊,San Marco 根本沒出,那這兩家要怎麼比?


你其他的問題倒也不難回答,單車是一個很大的文化,光講器材就涵括下列四種領域:

1.通勤:

通勤車一台五千塊,在台灣就叫做貴了,而一塊坐墊就比整台車還貴是怎麼回事?只騎通勤車的人當然不能理解。




2.運動休閒:

運動車款大多數千到五六萬元之譜,對這些人而言,好騎舒適高效率就好賣。

如果能改善騎乘的感覺,幾千塊花起來也不會覺得很痛的。

也有專門以輕量化改裝為樂、或是以各式各樣自己喜歡的玩法(痛車、嬉皮單車、Fixed Bike..)

單車是一種"休閒文化",文化就是由各種不同的價值觀組合而成,你看到的應該只是"一小部份"。



3.競賽:

競賽的選手買器材總在CP值上,競賽的領域也很廣泛,舉凡競輪、公路賽、場地賽、下坡賽、XC賽、極限單車賽、攀岩車、計時賽....各種不同的競賽領域都有不同的器材文化。

共通來說,只有說選手用車的磨耗較大,所以CP值往往是選手選購私人器材的重要條件。

事實上很多選手買器材比運動休閒車友還小氣(例如我,我認為一支車架兩萬塊就是很貴的了),往往都在預算先決下要找出性能最好的產品。

這也是好的鋁車在選手間會受歡迎的原因,畢竟以重量/剛性/價格三個角度考慮,鋁合金還是很厲害低!

當選手的反而不太執著碳纖這玩意....(我個人彎把一定用鋁的)

但是如果是真的好物,ZIPP 或 LW 選手卻不會手軟(聯賽場上LW能見度非常高),因為"性能有值得花這個錢"



4.欣賞收藏:

這是個很龐大而且不容易理解的世界,因為它牽涉到的是長期的自行車文化與風氣,像現在車手誰會想騎 "萊禮" 的車? 可是老一輩的選手聽到 "萊禮"可是眼睛閃閃發光呢,現在人又怎麼能想像以前車手花幾個月的積蓄只為了買一隻 Cinelli 的彎把?

不過這個圈子在台灣不算大,所以他們講的話大概就是只有圈內人聽的懂 ^_^。



Fitting 的價值觀

Fitting 是專業,但我覺得 Specialized 的觀點比較正確:他是一門學問而不是一次性服務。

每個人的體適能都會影響他騎車的設定,進一步甚至要考慮車手的工作型態、是否有舊傷、骨骼的狀況等等,因此"長期"的 Fitting 知識分享,讓車手"知其所以然"才是重點。

只是花個兩千塊讓人幫你調車子,調完了你也不知道為什麼會變好騎,之後可能休息半年沒騎車,再來騎這個設定可能又覺得難騎,那是不是又要再花兩千塊??



那個...閃電牌(Specialized)的坐墊可以借測,只要去店家說你要借座墊來測試,押個證件就可以拿去騎個幾天再決定要不要買了。

(請到直營店購買,價格最實在,買到太便宜的要小心,買到貴的那就很無言...)

光是這點我覺得他在台灣有用心,也是我之所以會有兩塊 TOUPE 、一塊 Romin、 一塊 Ruby 的原因,因為我測試OK我當然會買,買其他牌子我要承擔"萬一很難坐"的風險耶。

(其實 FIZIK 也是可以借測的,但是我在台灣沒有看到可以借測的點,不知道代理商的作法是怎樣。)
www.cycliving.com
簡單回覆
價格的貴或便宜
請先看品牌
同等級的品牌再看材質與設計.....在座墊的領域通常反應在座墊的重量上,
其他還有品牌來源國、產品製造地等明顯與單車及相關產品定價有關的因素.......影響力稍弱其上因素~暫略
對我而言
明顯S牌的品牌力似乎稍弱,
但&所以&如果
你將S牌視為一級品牌的話,
他當然就是便宜且超值的東東!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