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測試分享]PowerTap and Sram Quarq 功率計測試比較

aspdotnet wrote:
[測試分享]Powe...(恕刪)

感謝你的文章分享, 這是近期我看過最有興趣的文

有一本書叫 "自行車的科學" 還是什麼的

是由一位本田的工程師所寫,但內容台灣翻譯的非常糟糕

該書內容有提到,大盤式功率計比起輪組的,瓦數約高出5~10%

與你的分享有正相關吻合。

另外,PT轉速的不穩定,很多時候是受到路面震動

而震動會讓PT所偵測的轉速變高
http://white-maou.blogspot.com/
aspdotnet wrote:
[測試分享]Powe...(恕刪)

我個人覺得,穩定踩踏時Powertap給的迴轉是非常準的…
當然如果是遇到下坡、剛入坡、瞬間加速…
可能沒那麼準,有時會突然跳到140~160轉左右(1秒吧)就會變正常!
但大多在那種時候,也不會去看碼表…所以因該不是什麼大問題: )

Gprs wrote:
感謝你的文章分享, ...(恕刪)

我覺得各測功率的工具測出的數據只是一個參考值!
用這數值來訓練就對了,相對來說不會忽高忽低的穩定數值比較重要

hsuab wrote:
我個人覺得,穩定踩踏...(恕刪)


我測試的環境是在家裡的固定是訓練台上面實施50mins的功率資料收集與分析.

因此收集的資料不會有受到路面震動而影響

Powertap與Sram Quarq 長時間下收集的平均迴轉速一樣的

這代表大多時間它都是很準確的只是Powertap偶而出現1'2下的例外爆高踏頻現象

所以我說那個較跳針現象.

此外Powertap雖然內建迴轉速與速率訊號.不過那些都不是我們關注的

我們在意的是他的功率值是否正確.因為功率值是訓練最重要的強度依據.

也是功率計的核心價值.迴轉速與速率訊號都只是附屬的功能罷了..........

aspdotnet wrote:
[測試分享]Powe...(恕刪)


很棒的分享

很少看到有人分享功率的資訊,如果有人分享功率訓練的方法更棒了
不知用的車架為哪一支?
我的看法是因為POWERTAP必竟是花鼓,在比較後端;人踩的力道到花鼓上中間必有損失
只是看要補多少回去

不過POWERTAP比較低,倒是比較令人安慰~~~~

aspdotnet wrote:
[測試分享]Powe...(恕刪)


我自己有一個powertap SL+ 用了一年多都沒發現有內建迴轉速這個功能? HUB 本身有speed 數據沒錯, 但是有迴轉數據嗎? 樓上有人說由功率換算,要怎麼換算? 齒比這麼多要如何確定回轉速是正確的? 還是版主是用powertap 附的外接sensor?
aspdotnet wrote:
[測試分享]Powe...(恕刪)


Power輸出原本就不是一個直線,而是波形,一個完整的迴圈會有左右腳兩個輸出的正峰值
這兩個峰值的間隔剛好是半圈,這樣就算出迴轉啦。

跟檔位、速度沒有任何關係。

問問題之前先想想咩~
阿說好的鋸車架咧?(by 大仙)

mfc74 wrote:
我自己有一個powe...(恕刪)


PowerTap 確實有內建踏頻訊號,如果您使用Garmin 系列碼表可以測試將Garmin 踏頻sensor電池拆下來,

您會發現一樣會收踏頻訊號訊號,那就是PowerTap 發出來的訊號,不需要另外裝sensor 。

此外您可以注意我測試圖中[Quarq 與 PowerTap Pro 交叉比對]那一張,在裡面的

第一個曲線圖是2個功率計的功率訊號重疊比對,

第二個曲線圖是2個功率計的踏頻訊號重疊比對。

您會發現第二個曲線圖[紅線]PowerTap有出現一些爆高值,在對應回去第一個曲線圖相對位置POWER穩定的,這代表[紅線]PowerTap有時候會發瞬間的暴高踏頻訊號。

如果我們用的是Garmin 踏頻sensor就不會發現這樣的問題,也因此大部分的車友都建議裝PowerTap還是要裝Garmin 踏頻sensor 。

基本上我們只看PowerTap的功率值當參考,PowerTap最有價值的是他有穩定的功率資訊。

踏頻與數率都使用Garmin 自己sensor收集的資訊。

這樣就可以作到所有資訊都準確的目的了.....

以上是我使用PowerTap 3個月的經驗分享

moslee wrote:
很少看到有人分享功率的資訊,如果有人分享功率訓練的方法更棒了...(恕刪)


功率訓練的方法我都是參考Training and Racing with a Power Meter 書籍

關鍵在於掌握強度的訓練,與適度的休息。強度掌握有功率計通常沒甚麼問題。

重點反而是休息與恢復,常常有人忽略的休息與強度訓練一樣重要。

我自己使用功率計的體驗是3個月訓練時間讓我武嶺成績進步30mins以上

重要的是我並沒有花很多時間在單車訓練上面,所有的課程都是重值不重量

以上一些訓練的感想分享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