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為什麼大廠不做輪組呢

HammerAthlon wrote:
我找到我當時看到的V...(恕刪)


感謝提供,Cyclingnews 這段話很重要

Also worth mentioning is Giant’s partnership with DT Swiss for the WheelSystem project. Miller said, “Once we decided that WheelSystem engineering was the way we wanted to go. We first looked for a partner and found it in DT Swiss. They have massive experience and great dedication to Giant. They allocated head engineers to work solely on our wheels. They even have their own assembly and manufacturing facilities in Taiwan. (something fundamental to Taiwanese-based Giant’s needs)”

看來是 DT Swiss 提供整套 Solution,而非 Giant 已經掌握車輪的 Know-how,這兩個分別很大很大。
就跟在家煮飯.比較省錢.但是很麻煩.浪費很多時間.和人力.
起步太慢了,輪組太多人做了
而且輪組不好賺,維修不易,容易壞
還是做些不太會壞的東西,例如車架.前叉等等


coopers0201 wrote:
一直很訥悶...G排...(恕刪)


N年前G牌有做高級輪組,其中一組我忘記型號了,幅條還採用塑鋼做為幅條,

幅條超大一條,筆吃麵的板條還大,後來發現不符合成本,

自己做不如買大廠大量做的輪組。
聽一些玩車的老玩家說過
很早期(10年前??),在G牌 碳纖材料起步時期
曾有試著做過碳纖的板輪

但受限於技術,強度跟性能都不理想
市場的接受度很差
後來就不再做了
輪組若是不好賺,怎麼會對面所有跟碳纖維沾上邊都想做輪圈,

這應該是自行車產業裡少數還有高毛利的地方了,

誰叫領導品牌這麼貴,小廠做出個有點像的東西成本又這麼低,

雖然你我都知道這些輪子奇起來跟ZIPP, Reynolds, Campy或是LW差很多,

但是消費者就是會拿CP值催眠自己。
做產品的人如果沒有點自傲,就算有天才業務也是枉然。
Seraph818 wrote:
台灣已經不再是G牌的主要獲利市場了,然而它選擇了根留台灣


劉董經營的Giant真的是台灣之光
已經做到世界級車廠了還是日益求新

松鼠NO.1 wrote:
N年前G牌有做高級輪...(恕刪)


該不會是當初MCR廠配的那組輪組
是JOYTECH花鼓+Rigida輪圈+碳纖幅條
最重要的一點是,G牌出的輪組有人會想要買嗎?
我想如果有也是少數吧,再加上G牌的塗裝

口袋深一點的人不是LW、FC、FFDW、MAVIC等等。排到哪會是G???
唔,配色可以和G牌車架配成整套算是誘因之一嗎

不過上面引用國外的資訊也說了,這其實還是DT做的輪組

只不過合作的程度比以往密切,以前只是做好再貼上G牌的logo

現在是技術人員和生產設備整套移植到台灣的G牌生產基地了

所以更有機會及時間去做車架和輪組的交叉測試(個人猜測)

如果真是這樣,買G牌成車不就更有誘因了嗎,畢竟是整套開發的,又只要成車的價錢

比起買其他高價輪組,說不定對消費者來說成車才是C/P值較高的選擇

lightweight那些破表的輪組不要拿來比啦,真的拿來配成車,價錢也會很難親近

(真的眼中只有lightweight的人,應該不會來買G牌成車,手工訂製車才是目標吧)

可以用最划算的花費,體驗到騎乘公路車的快感,才是大部份消費者心中的心願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