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請益DA 7900 c24的輻條鋼絲調整

請問換算成 kg 或 N 單位,是多少呢?


雲科三明治 wrote:
量了後輪傳動側約15~17b,非傳動側約10~13b,
前輪更低,只有8~10b之間...
硬的車架不一定好騎
軟的輪圈.也不一定不好爬坡
跑0. c24 我都有 跑坡後者勝出
我喜歡用高迴轉數來踩C24....
重踩練習.間歇練習..計時練習.飛輪練習.練對方法才會進步
雲科三明治 wrote:
大大所言甚是...(恕刪)

原廠說明書有關張力部分能不能再詳細說明清楚
會不會原廠說的是最大張力
而您當作是原廠出廠的張力?
如果真是碳纖輪框
真圓度應該有相當水準
不需拉到過高的張力
雲科三明治 wrote:
大大所言甚是~如此有...(恕刪)


您可能是用PARKtool TM-1的張力計做的量測,您誤導自己了! 張力計上面的刻度是沒有單位的。
如果直接抓張力計用,只可以比較同一個輪組內或同一型輪幅張力的差異值,因為不同材料、截面形狀\截面積的幅條在相同張力,承受剪力時的應變量是不一樣的。

因此想要知道特定的幅條(鋼絲)在量測時的切確的張力值,合理的作法是先利用同型的幅條在萬用拉伸機上做個迴歸分析,對應出張力計刻度實際的張力值。

或著,參考PARK提供的對應表:
http://www.parktool.com/product/spoke-tension-meter-tm-1

一般前輪與後輪右側張力約在100~130KGF(後輪左側不需量測,對應右側張力,它自然有個平衡值)。低框比較不容易調過頭;高框、小A框、碳纖框(Zipp宣稱100kgf)要特別注意,超高張力只會讓輪子提早升天,車店老闆笑嘻嘻!!

另外,SHIMANO C24 風阻低+側向強度高是管胎版的數據,不是OPEN框的,不要再把"馮京"當"馬涼"了。
推一下
這偏可以讓大家瞭解一下C24的輪組特性...
震.硬.Q.軟.拖.......很難定義...
最多用量測數據來看
來自中和的白Octavia Combi RS

fisherchen10 wrote:
您可能是用PARKt...(恕刪)


注意看,也確實有測試C24-CL的側向剛性喔。
阿說好的鋸車架咧?(by 大仙)

Lionlin wrote:
注意看,也確實有測試...(恕刪)

是啊!
C24-TU的側向剛性,前56Nt/mm,後50。
C24-CL的側向剛性,前42,後40。
Open框找強度高的要挑免襯帶的。
C24-CL的數據馬馬虎虎啦! 如果重量級騎士說它有點軟,也是意料之中,不過假如騎不快,這也不是好藉口,哈哈!!
這些框我爬起坡來都一樣拖~
選便宜的就好~
collin chen

fisherchen10 wrote:
C24-CL的數據馬馬虎虎啦! 如果重量級騎士說它有點軟,也是意料之中,不過假如騎不快,這也不是好藉口,哈哈!!...(恕刪)

側向剛性高, 路感不一定覺得硬啊
R-sys就不會讓人覺得硬

fisherchen10 wrote:
您可能是用PARKt...(恕刪)


哇~大大您這篇有專業到~
其他大大的見解也讓個人有了更深一層的領悟~

真的
個人現在逐漸了解到,
輪組的選用跟坐墊的選用還真有異曲同工之妙~
每個人的騎乘習慣跟技巧都不同,不同的輪組真的就有不同使用效益~
只是輪組真的比坐墊貴多了~想多試試機會不多~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