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ridian wrote:也許像trek一樣整...(恕刪) 時速迴轉速整合在後下叉!!!~~很可能喔~~搭配ANT+的訊號傳輸碼表和GARMIN碼錶系列預購有優惠(誤)@@關於級距問題~~小弟之前就提出過幾次想法~~現行ADV SL已經是很棒的車架了~~ADV SLR上市之後~~~ADV SL續賣~~~價位再壓低一些ADV也跟著小改款~~~或ADV SL技術下放形成ADV SLR ~ ADV SL ~ ADV ~三個車系~~~然後隔年把COMP取消LIKE之前的超六也分成HI MOD和非HI MOD兩個版本販售
其實G牌的TRINITY ADV SL三鐵車就是水平上管車架~~~至於空力設計部分更是毫無疑問的問捷安特要不要修改他的轉向機構還有RC長度之後~~~然後出成公路車反正它的坐管有三個洞~~~可以模擬出74/76/78三個坐管角度而且最近出來的MCIPOLLINI RB1000不覺得就是外型很像計時車的公路車嗎?
hirosue1017 wrote:形成ADV SLR ~ ADV SL ~ ADV ~三個車系~~~然後隔年把COMP取消...(恕刪) COMPO是用來打M牌與二線廠的碳車停掉的話用什麼跟人家打啊, ADV降到COMPO價位嗎我覺得COMPO停掉是有可能, 不過要等TCR SL在全球上市之後
所以我寫隔年阿^^私以為COMP可以出再DEFY車系就好了~~主打舒適旅行取向TCR SL車系出了~~~TCR(鋁)成車今年也會搭配新車架了吧?可是DEFY那支鋁架沒看到有改款~~DEFY ADV今年打高階配件策略也沒看到開花結果GIANT近年度大動作的發展TCR車系~~可是DEFY車系就弱了很多公路車越來越流行~~可是還是有一些害怕腰酸背痛的人駐足觀望我是覺得像DEFY這種頭管長~~上管短~RC軸距長的幾何設計~~出3、4萬左右這種價位的碳纖車應該有其市場追求競賽效率的要馬選擇TCR SL不然就直上TCR ADV囉meridian wrote:COMPO是用來打M...(恕刪)
haocsina wrote:第一張相片看起來好像...(恕刪) 廠牌就已經跟你說騎車的都是巨人PS:我覺得現在的TCR ADV SL比較好看SLR壓縮雖然差不多, 但上管比較直, 且後上叉接點比較下面, 感覺壓縮更大了這跟TCR SL與TCR ADV SL擺在一起, 會覺得TCR SL壓縮比較大是一樣的道理
hirosue1017 wrote:我是覺得像DEFY這種頭管長~~上管短~RC軸距長的幾何設計~~出3、4萬左右這種價位的碳纖車應該有其市場...(恕刪) 當然沒市場都是01害的啊01幾乎已經被以下觀念佔據了======以下非正確觀念=======三盤是娘們騎的碳車敲到很容易壞碳車5年就會變質公路車姿勢就是要aggressive, 落差沒出來就不帥了買低階碳車不如買鋁車, 因為鋁車"硬", 所以"踩踏效率"好很多要舒適應該買鋼管車, 為什麼不能買碳車? 因為碳車容易壞不安全(又來了....)管你要不要比賽, 直上xxx就對了, 其他都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