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SIMPLON Serum 中距離丘陵地形實測


Gucci Calvin wrote:
恭喜牽新車了祝你花東...(恕刪)


找時間來騎吧
帶你去騎我們最常練的三條路線
今天跟朋友拿了一組MAVIC的練習輪
明天就要帶著練習輪去和各職業隊的選手練習了

野球阿耕 wrote:
今天我是用38版輪去...(恕刪)


這點我可以跟你說~用了45mm以上的你就會愛上他

因為絕對練的到~~~38mm的都被我丟在一旁納涼了xD

花東賽我要被你電了拉....落跑xD
之前跟低能YO借50的
但是感覺也還好 沒有想像的托阿~
看現在用1公斤多的後輪會不會比較有感覺

Gucci Calvin wrote:
恭喜牽新車了祝你花東...(恕刪)


要來通知一下我也要去~~~
不過不要海放我...>.<
土城加藤鷹
這位朋友說得真好
每台都是“剛性強五通壯,然後上坡輕快反應靈敏,下坡穩定,又硬路感又好“
哈 但是騎個一陣子 “小惡魔發作“
還是會換下一臺 這時候新車又是“剛性更強五通更壯,然後上坡更輕快反應更靈敏,下坡更穩定,又更硬路感又更好“


菜鳥幽靈 wrote:
無意冒犯哦,可能說的...(恕刪)

野球阿耕 wrote:
因為沒有實驗器材所以...(恕刪)

我不知道該怎麼說,機器沒有辦法替代人的感受啦,當然好車標準是人騎出來感覺好,舒服或是輕快或是又舒服又輕快之類的,但是並不是說說一台車,就一定得是五通強壯後叉硬這樣來形容。我先站在你拿到一台好車的角度來思考,確實很頭痛怎麼可以把車子的好形象而有特點的表述給大家,不過我想每台車都有自己的靈魂和性格,耐心點總會發現它特別的地方。然後請你也站在我們看帖者的角度,小惡魔上好車千千萬,要是每一台車全部都是清一色的“五通,後插,頭管,前叉,好!硬!”那我估計版大也多半沒有興趣看文章而只是看看圖片車子是否夠漂亮就完了,對吧,如果這就代表好車,那只要是好車的PO文而不是批評文,我們大可以發幾張圖片然後寫上:“此車好"就可以了,因為三個字已經代表了特定的描述內容,少打幾個字豈不是更好。我並沒有指責版大的PO文不好,我只是提出一個我認為可以讓開箱文更耐看的建議,就是把車的好寫的具體,帶有特色一些,至於如何做,還是得大家都動動腦筋。

另外謝謝版大關心我的比賽,跟德國人的交火幾乎每週都會有啦,不過繞圈賽幾乎沒有辦法敵得過,我沒有版大如此強大的輸出功率,靠的是體重輕才可以在爬坡的時候取得一些優勢,所以這種60公里就要繞40多圈的短短繞圈賽根本就沒有“戰鬥力”,而且也真的見識了德國業餘車手最高組別的威力:三位從第一圈就突圍的車手以50公里的均速輪車完成了75公里的A組賽程,每一圈有4個直角彎和一個轉盤,50的均速是不停的加速減速下完成的,簡直是非常的可怕。據說大些的比賽還可以看到洲際車隊組,不過我目前還沒見到,想必速度更加兇猛。
可請教五分山在哪裡啊?看你照片中風景好票輛~(小弟是中部人)有機會想去那騎車!!

vaisteve wrote:
這位朋友說得真好每台...(恕刪)


不要這麼酸啦...呵呵

版主確實有說到重點了....

“那就是他比較適合爬坡
如果平路在空氣力學上面可能會輸一些“


這部車適合爬坡,偏向競技......


我想每個人最想知道的是.......性能取向....



畢竟現在的車哪一部不是五通粗狀或是踩踏扎實.....

菜鳥幽靈 wrote:
大家的車測爲什麽都千篇一律呢,永遠都是剛性強五通壯,然後上坡輕快反應靈敏,下坡穩定,又硬路感又好,


可能車子爛也不好意思來分享吧.. 像我剛把鋁車架換便宜鋼管車架,重了快1公斤就算了,安慰自己至少騎起來舒服多了,但是軟的要命,一用力踩五通就吱吱叫 (上禮拜把BB重裝一次,今天去騎好多了), 下坡超過50公里,如果直線還好,彎路的話車子抖的跟抽鞭子一樣,不知情的人可能以為我在騷包玩蛇行.. 本來也想分享後來想想算了,不要丟人了..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