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仔細在網路上查了一下,版主所說的新聞應該是這一則:http://life.chinatimes.com/life/11051801/112011011600066.html。我再用新聞報導中的資訊去Google了一下,查到這份研究的原文出處在這兒:http://jp.physoc.org/content/588/21/4289.abstract?sid=3670a574-9bef-4ac0-b483-4153533cba88。(只能看「摘要」,全文必須付費15美元才能閱讀)我發現,中國時報的報導與原文是有差異的:1. 原文不是研究「早餐前」或是「早餐後」運動的差別,而是「禁食狀態下運動」與「進食後運動」的差別。2. 這個研究是針對有「高熱量、高脂肪」飲食習慣的人進行的,而且是18~25歲的小伙子,並不是針對良好或低熱量飲食習慣的「中年人」。3. 它的實驗結果並不是說「進食後才運動」的那組人會發生胰島素抗阻,而是說「禁食狀態下運動」的那組人,他們的葡萄糖耐受力與對胰島素的敏感度會增加。所以,綜合來看,這個實驗的結果應該解釋成:對於愛吃高油脂、食量很大的年輕胖子來說,他們如果能在吃早餐前(禁食狀態下)進行運動,可以讓他們不會那麼容易嘴饞,動不動就想吃東西。如果你的飲食習慣良好、也不是大胖子、還年過30,我勸你還是吃完早餐再運動,免得暈倒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