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看你使用這組碼表的最主要目的為何再來決定吧!我個人擁有Polar CS400、CS600。Garmin 705和500四組碼表。如果你很重視這個碼表與你個人訓練計畫的結合與追蹤的話,Polar會是比較好的選擇,因為Polar Protrainer內附軟體的功能已完全涵蓋了這個領域。排定以及執行訓練計畫、追蹤進度觀察訓練成果等等,Protrainer的使用介面個人覺得比Garmin好一些。如果要達到Protrainer的功能,Garmin的training center必須再結合Training peak的WKO+軟體才能達到同樣的效果。個人之所以也投資了Garmin的碼表其實是為了他ANT+的無線傳輸介面,可以很輕易的與Power Tap或Quarq等功率計整合而不需要買功率計專屬的碼表(如SRM)。而功率計絕對是自行車訓練的必備工具,有一個open的標準介面自然會有很大的優勢啦!你參考參考Dave
我兩個都有 . . .Edge 500 / 705 & CS200 /300POLAR 有蠻多小缺點的,但是用順了以後都會覺得這些問題倒也不是那麼煩人。例如:1.POLAR CS200 的回轉速感應只能裝在下管,太遠他感應不到。2.POLAR 轉速感應一定要八圈之後才會有訊號。3.時速感應要裝的很精確才會精準的感應到。但以上這些缺點換來的優點是:迴轉速 / 時速感應器不用換電池,我從2008年11月用到現在,開機15XX 小時,兩個感應器都還有電,錶體跟心跳帶這兩年則是換過一顆電池。跟edge 500 比功能,CS 200是完全被打死,光是坡度、GPS、自動計圈、支援功率計、氣溫、過程紀錄這些功能,CS 200 完全沒有,想玩 WKO+ 你只能選400以上,還要搞那個很要命的紅外線傳輸 =_=...不過用 GARMIN 的代價是要充電,還有就是心跳數字沒有POLAR那麼大,705雖然可以把字調大,但是兩個分頁的資訊就會變的有點不夠用。價位方面,事實上在"有保固為前提"下,Edge 500 + 心跳帶的價格跟 POLAR CS200 Cad 是差不多的,而500比705好的地方在於:他充一次電可以用比較久,還有就是有溫度功能(有時體感溫度不太準,還是多穿點吧)。然而,POLAR 的心跳感應原理跟 GARMIN 完全不同,基本上 POLAR 的心跳帶,如果你汗流的夠多,掉到肚臍上都還感應的到,GARMIN 就不行了,就心跳偵測的反應速度來看,我覺得沒有很大差異,可略過不提。
dlu wrote:端看你使用這組碼表的...(恕刪) 本日最完整說明使用過POLAR S725.GARMIN 705.Bryton RIDER 30,個人認為POLAR的產品價值有很大一部分在其軟體,及背後之理論技術知識庫...是自行車及三鐵訓練之完整解決方案,有其專屬之使用族群,可惜在硬體設計上就有點落後台灣IC產業,她們應該要來找台灣代工設計的~而如GARMIN這類ANT+開放傳輸介面+WEB交流平台是未來的發展趨勢,適合廣大的通用族群而專業使用者可透過付費軟體來補足訓練這部份,只差目前付費軟體中尚無中文化訓練軟體,目前各有市場區別,未來可能兩邊都會補齊不足之部份吧?就看個人使用習慣及需求,若以入門價格及一般使用需求來看,GARMIN或Bryton這類多功能GPS表是較超值的選擇
Lanxlot5475 wrote:本上 POLAR 的心跳帶,如果你汗流的夠多,掉到肚臍上都還感應的到,GARMIN 就不行了,就心跳偵測的反應速度來看,我覺得沒有很大差異,可略過不提。. . ...(恕刪) 我的garmin心跳帶掉到肚子上還是可以感應到喔polar最強的地方是訓練軟體
flytaco wrote:polar心跳感測反...(恕刪) 我只能以手中僅有的SUNNTO T3C 及POLAR CS500比較T3C搜尋心跳帶總需要花點時間有時爬上坡頂還會失去信號嚇得馬上量量脈搏CS500一開機心跳符號就同步跳動好久不曾檢查連線的問題對於沒有訓練需求、上年紀又有老花眼的車友CS500是可以推薦的
先前騎車同時在身上帶了 705 & RS800二者心跳反應差異也沒很大,基本上心跳數值都一樣~本來以為POLOR會比較敏感,事實上並沒有705可以同時顯示很多資訊,而POLAR那套軟體真不錯..還有可以測試運動水平的~~
我現在是使用Polar CS600 +Oregon 400現在雖然對Garmin Edge 800有興趣,但是Polar ProTrainer訓練軟體,強大的多功能性真的是讓人還要再三考慮,跳槽Garmin是否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