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想買公路車,但有點怕怕的

竟然你誠心誠意的問~我就大發慈悲的告訴你吧~

1.公路車常聽到容易爆胎? (壓到石頭-爆、撞到坑洞-爆)

其實,多少一定會遇到,只是運氣而已...

不一定壓到就會,你可以盡量閃...


2.公路車換內胎難度比登山車高很多? (沒裝好-爆、夾到-爆、襯帶外露-爆)

不會~難換要看外胎~如果,買好一點的可能就比就難換(GP 4000)

3.當沒有胎壓表時,如何確定胎內之胎壓在安全值範圍內 (如野外爆胎)

我是出門前都會再打到標準值內~

可以去買一支,不過,我是出門前就打好氣了~

如果,不幸在外破輪時,攜帶打氣統有一些還是有小錶,可是,打到110時手很酸...

先打可以騎的胎壓 ,再去便利商店借打氣筒(我有過)


4.大家平均多久爆一次胎 (很籠統的問題 )

這.......看個人的造化了.....

順便請教換內胎的方法,我在YOUTUBE看到的方法是裝內胎前先打入一些氣,再把內胎塞進去

(如該影片連結自YOUTUBE)

另一種方法是先塞內胎,再打一些氣

這兩種哪一種比較可以避免爆胎?

這兩種,我都有試過~其實,你的裝內胎方法正確時...

這些是小技巧,不會那麼常爆胎的~
我不是登山王~我只愛紅點點!!>.

benny1901 wrote:
其實個人認為..總體來說公路車反而比登山車好爬坡.

因為公路車好抽車.比較可以運用到大腿以及全身力量.




謝謝指導啊!
這是個蠻大的不同,登山車似乎抽車的機會少之又少
甚至OR時候座椅還放到最低
整個感覺跟公路車差很大。

改天借車子試騎看看。
謝謝。
chen002

chen002 wrote:
謝謝指導啊!這是個蠻...(恕刪)


不會啊~
小弟騎登山車時~還蠻常抽車的~
只是轉換公路車後~
剛開始感覺抽車都很像要犁田的感覺~
現在就不會了~

還是要身體去感覺~
輪胎的問題應該没什麼好擔心吧,我用公路走越野的路也没爆啊,真要遇到爆胎的情況,管它是公路,山地,還是汽車,該爆的時候就是會爆。
愛從微笑開始 wrote:
之前想騎的是登山車然...(恕刪)

說說我的經驗:

1.公路車常聽到容易爆胎? (壓到石頭-爆、撞到坑洞-爆)
ans:
看你有沒有虔誠程信仰而定,不確定佛教、基督還是回教...那個效果好。
我最近一次爆胎,不是壓到石頭爆,亦非撞到坑洞爆,是嵌進5mm碎玻璃而爆。
我見到前方輾過到坑洞的公路車(鋁輪),大都沒事耳。


2.公路車換內胎難度比登山車高很多? (沒裝好-爆、夾到-爆、襯帶外露-爆)
ans:
不會。


3.當沒有胎壓表時,如何確定胎內之胎壓在安全值範圍內 (如野外爆胎)
ans:
野外爆完胎後,換好胎就慢慢騎回家,難不成你要繼續騎?
爆過胎心情上...XD,我換完胎後胎壓夠硬就撐回家。


4.大家平均多久爆一次胎 (很籠統的問題 )
ans:
如果版大信佛教,就看你有沒有拜拜而定。
不負責任的看法,一般人一年大約爆1、2、3次?
3次/365天=其實機率並不高。
但還是有人運氣背了點,很容易爆胎;希望板大不是這類人。

愛從微笑開始 wrote:
有幾個問題一直讓我猶豫...(恕刪)


1.公路車常聽到容易爆胎? (壓到石頭-爆、撞到坑洞-爆)

沒有這回事! 公路車只要胎壓在規範內沒有那麼容易爆(除非用了某些廠牌的型號), 胎壓太高及太低都會容易爆

2.公路車換內胎難度比登山車高很多? (沒裝好-爆、夾到-爆、襯帶外露-爆)

沒有這回事! 登山車之所以感覺會比較容易換, 是因為登山車胎比較大條, 可作業空隙比較大.雖然公路車胎是比較小條,其實並不難裝

3.當沒有胎壓表時,如何確定胎內之胎壓在安全值範圍內 (如野外爆胎)

當然是憑感覺啊! 只是感覺有可能會差了十萬八千里
隨身打氣筒有的是有胎壓表的,或用CO2鋼瓶(一瓶差不多是120PSI)


4.大家平均多久爆一次胎 (很籠統的問題 orz)

老實說我騎了約1000KM還沒破過胎(不會我說了就開始破了吧? )

(1)的問題是我比較在意的,也有聽過出門一趟就破了好幾次
這讓新手我的頗擔心,要是卡在偏僻的地方就完了

(2)的問題,多練習應該還可以解決


老實說破胎與個人的騎乘習慣有關, 有的人愛騎在路旁有雜物之處,是很容易中標的

順便請教換內胎的方法,我在YOUTUBE看到的方法是裝內胎前先打入一些氣,再把內胎塞進去
(如該影片連結自YOUTUBE)
另一種方法是先塞內胎,再打一些氣
這兩種哪一種比較可以避免爆胎?

這二種方式只是九陰真經與九陽神功的差別而已, 立論方式不同但結果相同, 選你順手的方式就可以
愛從微笑開始 wrote:
公路車常聽到容易爆胎? (壓到石頭-爆、撞到坑洞-爆)
假的。
愛從微笑開始 wrote:
當沒有胎壓表時,如何確定胎內之胎壓在安全值範圍內
身體壓在車上或直接坐在車上,觀察輪胎會不會過度變形
chen002 wrote:
一直沈浸在登山車of...(恕刪)
既然已經有底子就不要用 Apex 那種□□□□的玩意兒了 (□□□□請讀者自己填)
CT 盤 (50-34) / 12-27 或 11-28 飛輪已經很好用了
反過來說,就算已經有底子也不要一牽了公路車就直接攻堅陡坡
應該仍先按部就班在平地上熟悉公路車的感覺,然後爬爬緩坡
愛從微笑開始 wrote:
之前想騎的是登山車然...(恕刪)


我只能說大大~~您想太多了

公路車跟MTB基本上都是車~~~只要是車若是你小心上述問題並不會太常發生

而騎車補胎/換胎應該都是要會的基本技能

MTB你也是有機會騎去到郊外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情境吧(但是基本上應該很少機會除非你是真正去offroad)

而且公路車跟其它配件沒有想像的那麼脆弱啦

而野外爆胎若是剛好沒有胎壓指示的打氣筒並沒有關係~~~因為那是救急用的~~~只要你能夠打的手沒有

力氣應該就差不多了

還有換胎時不是在意先打氣還是先裝內胎~~~而是外胎還是夾層裡面讓你破胎的異物你找出來了沒

還是有沒有夾胎的現象發生這才是重點.........


愛從微笑開始 wrote:
之前想騎的是登山車然...(恕刪)


看起來版大應該還沒騎車
只是在小徑 登山車 公路車間選擇及猶豫

小徑可能先別考慮
看看你能騎車的環境
如果適合公路車 就考慮直接買公路車
但是登山車的配合性較佳

沒有公路車環境 就是登山車了

其他所提的 都不是問題 要不然 大家單車已經騎這麼久
那些問題 只要讀一讀文章 都有解決之道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