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車架size與重量

我在想為了要讓重量在+-5%以內

可以控制的應該是烤漆吧?= =

會不會為了控制車架重量

小尺寸的烤厚一點

大的烤少一點?(小弟愚見

我量碳纖的M跟S車架其實車重並沒有差很多耶

但是S一定比較輕就是了~
火疾風 wrote:
我在想為了要讓重量在...(恕刪)

碳纖維應該差不了多少重量
差比較多的是鋁跟鋼管
假設某鋁車S號重1380g
M號雖只比S號上管(或立管)大1~2公分
但有可能變30g
這樣變1410
雖只有30g之差
但數字會比較難看
鋼管會差更多喔
至於烤漆我想沒有車廠這無聊
多一層烤漆也是錢
一支多烤一層假設多300成本
它做1000支就要多花30萬
原因?
應該不用我多說了
↗∥×塔悠≡∥┿ wrote:
一支多烤一層假設多300成本

它做1000支就要多花300萬
多300元成本 也許多一千元售價呀
1000支就賺70萬

不過你多打了一個0 是30萬不是300萬
Deda EOM 16.5

就是說其強度1650 N/m

953達2000 N/m,強度高就是好

但已知的是Deda EOM 16.5並非一穩定產品




況且兩者都落在1450g上下,以【通識】大約提供參考,雷諾近百年歷史,管材Q....





























都說才淺學疏了,高手繼續/好長見識
Jalabert wrote:
多300元成本 也許...(恕刪)


謝謝糾正
已經改過

外行哪看的懂什麼金油不金油
幾層漆的
不過越亮的應該會越多人想要
你們想太多了

為了-玩車,烤漆多少有點涉獵

師傅級的都知道一次過〈透〉迅速又明亮

噴越多層反而易橘皮,甚至垂流鼻,而且更暗沉

最重要的是,不會有人樂意在那種環境中多待1秒鐘


厚工一點就加二度底漆增加彈性,較耐刮,銀粉&珍珠漆較重〈粉體最重〉素色系白色最輕



























通常所見單車都用素面漆最多〈較便宜〉且很多沒打底漆的

單車叩到大多掉一塊漆,汽車則貓一丁點→多少關係有無底漆的差別,新的亮就好,又不會有人刮刮看
不會不打底漆的,有掉漆的車友就能發現單車的漆噴的也算挺厚道的了,比我做模型噴漆要厚多了,而且就算噴的是光澤漆,不噴光油也是没有那麼亮的,至於桔皮最後可以靠拋光劑打磨消除的。這樣算下來漆的重量也會多不少。
車架size50跟58有可能差個3~500g不等,每款差異不一
小車架本來就輕沒什麼好得意的
大車架本來就重也沒什麼好心酸的

好樣的!!!說得好

另外

我覺得管子的強度跟車架的剛性非必然正相關




鴿子管也很棒

我喜歡Foco騎乘感

SUNRIDE wrote:
Deda EOM 16.5
就是說其強度1650 N/m
953達2000 N/m,強度高就是好
但已知的是Deda EOM 16.5並非一穩定產品
況且兩者都落在1450g上下,以【通識】大約提供參考,雷諾近百年歷史,管材Q....

都說才淺學疏了,高手繼續/好長見識


姆,材料差異與車架大小的重量差已有人給出。提供另一數字,有烤漆約差 150g。

補充 Lanxlot5475,龍頭長短也深刻影響駕馭。(題外話:弟剛來 01 不久,「感覺」好像有不少人傾向(刻意或被迫)騎稍小的車,不知是否如此?)

話說輕量化多流於 kg 數口水戰,比較輕量化若未考慮騎士 BMI 或體重似乎並無意義。輕量化代價約 1g = 1€,越重的人想輕量化(又輕又剛)似乎要花更多錢。

車架剛性於 01 討論似乎多重於質(車感調性),少見量(Stiffness-Weight-Index or Stiffness for BB in N/mm,headset Nm/degree,wheel Nm/degree, etc)的比較。單由材料強度的單位 (N/m)可知,以這難以直接說明車架差異。butted or not,立管下管特殊形狀,甚至五通特殊設計到各管角度長度無不影響上列量化參數。很好奇 custom bikes 的剛性到底如何?還是以適當材料強度,正常工法 (e.g. classic diamond),皆能達到 BB +80 N/mm?倒是也見過 serial production 只有 60 N/mm 的。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