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u4886 wrote:這就是我的疑問了迴轉...(恕刪) 可是偏偏齒比都比登山車重公路車齒比重,是為了踩踏有阻力跟回饋,讓腳踩牢踏板用肌力去踩那遇到陡坡時踩下去都吃力了要怎麼拉回轉速轉速是練腳迴轉的技巧,上下死點通過及整個力量銜接順暢度, 這是要練但不是任何地形都是用一樣很高的迴轉再騎,不管肌力跟迴轉都是要練,只練迴轉速在爬坡時肌力根本不足對抗阻力而拉高迴轉速,要練肌力的話爬短坡用稍重的齒比循序漸進的加重,膝蓋周圍的肌肉慢慢強壯了自然不會傷膝蓋,會傷膝蓋都是一般沒練肌力,但遇到外界刺激可能遇到車友或團練,踩不動用更輕的齒比踩著更高的迴轉硬拉,自然就受傷了.公路車雖然效率高但是最基本的肌力跟肌耐力要有,地基打不牢只想用迴轉速來衝速度,身體一但負荷不了過度疲勞,整個都會垮掉不可不注意,還是需要慢慢累積練及各種訓練技巧,轉速只是訓練的一環,騎乘的技巧之一,當你踩著超高轉速,旁邊遇到一個轉速慢的人超過,你怎麼追也追不上那就是代表肌力不太夠要再練習.
其實我也是一個公路車新手,但是這個星期我狂綀,受到高獨團影響........我為了爬坡我還買書回來看那到底看什麼來..1.何謂標準姿勢2.心態+心理3.基本的硬體與體能加強得到的結果如下1.爬坡有分二種形態 一為高轉有攻擊性 二為低轉上的去就好 不管你選那一種重點是心跳與全身肌力都要有像跑步一樣,作到調到平衡就可以作到長時間上坡像在平地上的感覺2.心態+心理 最大的敵人因該是自己 先別有要跟別人比心態或是自找死路去攻擊別人 這只會找來無謂的壓力 但是日後你真的變強不在此限3.基本硬體跟體能..硬體說真的沒有一定準..標準20速 說的...夠用了4.體能.. 上週跟高獨團去三德哨 200K 我光三德哨要停下來三次而且快住生....也就是如此....星期一連五天我都下班就去跑山,每天給他騎三個小時.......上坡星期六颱風還沒來同樣的200K路線上山前有休息10分 整個上山到三德哨都沒有停下來休息一口氣到 過程還輕鬆的....我是用低轉速 但是時時看路況會變速 不太抖飛輪變回小輪 開始變抖 也是慢慢加回大輪 這樣重複 也如同上面有位仁兄講的... 同樣的坡度我要是變輕齒我發現轉速變比我以前快而且心跳換氣都跟重輪一樣輕鬆 也就是說轉速真的會變快 而且在上山連續爬坡速度竟然還會出現20~25KM 而非是像以前整路 個位數KM...綀習與加強是不二法門..硬體不是沒用只會讓你依賴 到時路況超過你硬體時 你會卡住 人真的要比車兇
dahone wrote:可以理解為什麼Apex後變+飛輪會大受歡迎了吧?我看沒多久Shimano搞不好也會出32T的飛輪了,畢竟要好爬坡又要兼顧輕量,CT盤配32T比三盤配28T來的好! 我倒是懷念起我上一部的三盤了用中盤一盤就搞定大部分的地形CT 盤... 28 ~ 35 (大約) 這樣不上不下的速度,用小盤也不對,用大盤也不對,有夠難搞我的齒片和前變目前都有問題,很難上大盤,所以我在市區都用 34/14,110 ~ 120 rpm 在跑,累 XD(34/13 和 34/12 鏈條會磨大盤,很吵,我覺得很丟臉,才沒使用,不然還真的很想用)飛輪我覺得 12-27 或 SRAM 的 12-28 就好如果比較想要 11T 而能忍受 17T -> 15T 的落差,選 11-28SRAM 11-32 那顆我真的很不推,為了可以爬陡一點的坡而犧牲綿密度,我個人是絕對不會這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