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dercover wrote:
冒昧的說一下吧......(感覺不是在寫車架的特性恕刪)
在成車的表現:
1.個人的喜好:喜歡突顯配色。沒辦法!
2.有了好的配裝,成績當然不能太失禮。當然沒有白吃的午飯!
3.整車的重量雖然為6.87公斤但整體表現一級棒。還能接受!
4.前叉為3K高剛性編織碳纖維,粗狀強大,直式加上1/8搭1/4錐狀頭碗,爬坡、平路、下坡穩定性,讚!
5.貼心頭管設計,整合式內管導線,走線順暢度,優!
6.粗又大的變形三角形下管加上豹頭塗裝,氣勢懾人、銳不可當、野性奔發!(外徑約25公分)誰人甲我比!
7.406mm RC設計,粗而細的表現,貼心防落鏈貼片又是一決,造就這部車的傳動的無限可能。真是愛啊!
8.彎形上管加上前後外擴,上方平行特殊管形,採用FEM的3D立體設計。造就這支車架非凡的一格!
9.中管KOGO貼標,74度立管,超輕的碳纖組成。成就這部在各種路況表現!
10.後上又與後下又一體式的勾爪呈現車架的強度與廠商的決心,獨特的傳動技術。美!
11.強碩的壓入式BB86五通,便利了組裝也強化踩踏效能。有人說:一寸長一寸強!
12.整部車架3K CARBON除了吊耳是鋁件,其餘盡乎是碳纖表現。實在是有夠厲害!
以上12點不就是車架的特性嗎?

我看是我太肉腳了,第一次PO文,見諒!見諒!
可以的話:教一下如何寫較好!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