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ar白馬 wrote:
每次看了CC大的文章...(恕刪)
~~~~~~~~~~~~~~~~~~~~~~~~~~~~
對於車友前輩所提...
對於曲柄末端重量增加的影響...
因為我是單車幼幼班的學生...
所以我不帶公式...
不過就不同面向...
以個人騎乘體驗...
概述如下...
~~~~~~~~~~~~~~~~~~~~~~~~~~~~
對於裝休閒底車鞋增加重量也增加消耗之說...
平常訓練可以是加重訓練...
比賽時真的在意這500g...
也可以拆掉休閒底...
有更多元的選擇...
~~~~~~~~~~~~~~~~~~~~~~~~~~~~
對於加重曲柄末端軸心上的重量...
要是沒有幫助的話...
那選手衝刺時加速或陡坡加大輸出...
就不用站起來抽車...
~~~~~~~~~~~~~~~~~~~~~~~~~~~~
再來增加曲柄末端重量...
前後曲柄是以BB為軸心產生圓周運動...
是相互平衡關係...
兩端所增加的重量並非實際重量...
而重量對於圓周運動有實質的作用...
有加分效果...
~~~~~~~~~~~~~~~~~~~~~~~~~~~~
對於樓主關於大盤的腿長??
曲柄長短踩踏迴轉個人體驗...
不會是帶公式...
不僅是會因人而異...
而且會因同一個人不同狀況而異...
一段時間常練習與不常練習就有不同結果...
因為人是動力的來源...
對主題以之前結尾再做細一點分享...
前文複製如下...
{{要不要換感覺上如參加比賽...
換與不換就看對成績的差異...
我是休閒騎一般我都原廠用壞了...
再來打算換我所需要的規格...}}
曲柄在圓周上的運動...
踏板軸心對於BB是固定的...
而人的活動軸會因為人而有不同...
簡單的說...
同樣的基礎當腳踝的高度不同時就會有不同的作用力...
腳踝高膝蓋也跟著高...

腳踝低膝蓋也跟著低...

基本上前推下壓腳踝高一點與低一點的改變...
會大於曲柄的長度差好幾十倍...
影響會是什麼??
因人而異...
以固定腳踝高度或變動...
在踩踏迴轉何種方式為優...
基本上就有兩派主張...
有人主張踩踏迴轉是腳踝高度不變...
有人主張踩踏迴轉腳踝高度是要變...
這其中的差異個人感覺...
假設穩定的迴轉是在90RPM...
主張腳踝高度要變的...
是想獲得圓周運動中改變腳踝的高度...
來獲取比較省力的輸出...
不過假設當腳踝在圓周中須改變兩次...
那一分鐘就需有180次變動...
平均每秒鐘須有三次改變腳踝高度...
這比較有可能的是職業車手...
一般人要練到位不容易...
至少對我來說...
所以我是比較喜歡腳踝高度不變...
因為腳踝變動練不到定位時反而費力...
假設所有條件都相同的兩個人...
只差在反應上...
一個人一秒鐘可以準確改變腳踝高度六次...
另一人一秒鐘可以準確改變腳踝高度零次...
對於不對之間重點感覺上...
在於清楚了解自己的範圍會比較重要...
當清楚了解自己以後...
換與不換比較容易符合自己的須求...
對於前輩所提"坐艙空間"我有興趣了解...
我另外開一主題歡迎前輩前來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