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請為各位會因為爬山而改變坐墊設定嗎?

junyen wrote:
我還以為爬坡時要把座...(恕刪)


你是修女嗎?
CaseyChao wrote:
爬坡須不須要降低坐墊...(恕刪)

CC大現身了!!!
Confucius say: You go to jail, bad boy
在下是指像 "青春嶺" 那種較陡,又不短 (對在下而言) 的坡,
或者更陡的,若抽車也可能後輪會空轉;踩的太大力又會翹孤輪...
RBB213 wrote:
大大,請教一下,若爬...(恕刪)


坐墊設定以四個面向來說優劣...
過高的坐墊設定會不穩且有比較大的跨下壓...
過低的坐墊設定不易施力且較傷膝蓋...
過於往後的設定會加重上半身對坐墊的依賴...
不利施力輸出大及長途騎乘...
騎的趴施力輸出大時比較須要坐墊往前設定...

而爬坡須不須要調整坐墊設定...
這須依原本的騎乘設定而異...
有一種情況基本上是一定須要調整的...
如果原本在一般道路上坐墊高度設定...
會讓您無法輕鬆重心往後調整時...
簡單說就是一般道路騎乘時就已是過高的坐墊設定時...
此時一定要調整...
因一般騎林道山路上下...
一定要能輕鬆的讓臀部位移到後輪上方...
才能輕鬆在陡上陡下間輕鬆調整重心位置...

要能輕鬆調整重心位置所具備的除坐墊前後外...
還須注意車架大小龍頭長短等影響...

爬陡坡我並不會改變坐墊的高度...
還是會以一般道路騎乘的坐墊高度...
爬陡坡與一般平面道路的差異...
就只差在於重心的掌握...

因感覺上踩踏出力...
找到對的臀部與BB的相對位置是重要的...
當找到對的位置(坐墊的高低前後)...
一般道路與林道中騎乘我並不會去變動...
在爬不是翹前輪就是會後輪會打滑的林道坡時...
頂多臀部會略往前坐約5mm...
在依坡度調整上半身前趴的角度重心位置...

以不同時間上環保公園南邊林道由坑口上觀景台...
同一段路的兩個陡坡來說坐墊的設定...

一是原廠前叉搭無後移坐管...

二是加高約五公分的行程前叉搭有後移坐管...

三是同是加高五公分的前叉搭無後移的坐管...

當前叉加長車架幾何改變後...
在爬坡時...
臀部與BB相對水平及垂直相對角度不變...
如第三張圖是目前犬師改回無後移坐管...
只調整坐墊因加長前叉後移而前推...
騎乘施力操控感覺就對了...
第二張圖的坐墊因坐管有後移的影響就太後面一點...
哇!!!!!!!!!!CC大出現啦阿阿阿阿阿~~~~~

我覺得被閹掉的座墊問題比較大一點就是.XD
阿說好的鋸車架咧?(by 大仙)
樓主在"公路車版"的問題如下~
fibisandy wrote:
想請問各位在參加爬坡路線較多的賽事時,會改變坐墊的設定嗎?


這位cc兄您~
CaseyChao wrote:
要能輕鬆調整重心位置所具備的除坐墊前後外...
還須注意車架大小龍頭長短等影響...

爬陡坡我並不會改變坐墊的高度...
還是會以一般道路騎乘的坐墊高度...
爬陡坡與一般平面道路的差異...
就只差在於重心的掌握...

因感覺上踩踏出力...
找到對的臀部與BB的相對位置是重要的...
當找到對的位置(坐墊的高低前後)...
一般道路與林道中騎乘我並不會去變動...
在爬不是翹前輪就是會後輪會打滑的林道坡時...
頂多臀部會略往前坐約5mm...
在依坡度調整上半身前趴的角度重心位置...

以不同時間上環保公園南邊林道由坑口上觀景台...
同一段路的兩個陡坡來說坐墊的設定...


一般道路與林道中騎乘我並不會去變動...
在爬不是翹前輪就是會後輪會打滑的林道坡時...
頂多臀部會略往前坐約5mm...
在依坡度調整上半身前趴的角度重心位置...

CaseyChao wrote:
一是原廠前叉搭無後移坐管...

二是加高約五公分的行程前叉搭有後移坐管...

三是同是加高五公分的前叉搭無後移的坐管...

當前叉加長車架幾何改變後...


您在這裡說這些!!太深奧了....
是要說給誰聽呀??
別鬧了,ok!!




太過勉強...不如讓一下~~
打算將斷頭鳥座墊的業務推廣到公路車上?
非得把車搞得像貴賓狗一樣才肯騎是不是?
ian_chang wrote:
樓主在"公路車版"的...(恕刪)


過於斷章取義...
無法造福路過的車友...

有車友問我問題內容如下:

我回答車友提問...
依據自己實際騎乘經驗提供參考...
應該是可以吧!

我沒有參加過比賽...
不過我爬坡用蠻多不同的設定來比對...
我近兩年多都是犬師相陪...

不過早期...
藍隼也是陪我近三萬公里的路程...
05年上武嶺...

05年阿里山會師...
自我補給...
光水就帶3500cc...

南橫由海端上...
CaseyChao wrote:
過於斷章取義...
無法造福路過的車友...

那你就繼續用你那套設定方式,造福路過車友..


還有!回文就請直接回文
不用引言+私訊給我,謝謝~~

太過勉強...不如讓一下~~
對於坐墊在單車騎乘上的設定...
想要了解差異一般來說多看多聽外...
實際上多了解自己騎乘及比對了解是重要的...
每個人的條件會有不同...
不同騎乘姿勢及輸出強度...
就會有不同影響...
這本屬常態...

看比賽有些車手坐在鼻頭上單飛...
臀部後端有的幾乎是在坐管前端延伸線的前面...

早期我曾以坐管往前偏移的方式來了解...
在這樣的踩踏輸出時...
對於我的影響是什麼...

前幾年小黑搭往前偏移坐管的照片...


坐墊高度前後位置不變...
只改變上半身角度踩固定訓練台...
握上把...

握下把...

趴騎...

模擬後發現...
不同上半身角度臀部相對於坐墊的支撐點會隨之改變...
越前趴支撐點會越往前移...
上半身與大腿的角度也越小...

感覺上以上三個不同騎乘姿勢
如果我的多數騎乘時間會...
落在握上把及握下把...
或是握下把及趴騎時...
所須要的坐墊高度及前後位置就會不同...

以爬長坡陡坡來說...
要設定坐墊前...
須要了解的是在這一段路...
您多數時間...
會以何種騎乘姿勢及輸出強度來完成...
這多少會因人而異...
因而之前分享以坐墊設定四個面向來概略說明...


找了一下之前藍隼搭短鼻墊騎逛的照片...

短鼻墊對於跑車騎乘姿勢上優劣...
改天有時間在另文發表...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