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20萬出頭都可以搞定。如果受限於預算,不妨改用一些二級零件。二級零件有差嗎?使用上其實都沒差異,只有心靈會受點傷害。如果騎得出一級/二級的差異,那兩三萬的預算根本就不會是問題。都已經有18萬預算了,老話一句:改車的錢跟女人胸部一樣:擠一下就有了....
Hans_li wrote:最近預組車,預算約&...(恕刪) 小弟剛組好的車給您參考一下! 整車不含卡踏6.48kg!(前叉預留三公分做fitting最後微調用)車架: BH G5(L size)龍頭: FSA CSI OS99把手: ITM K-SWORD套件: SRAM Red輪組: FULCRUM Racing Zero 2 way fit卡踏: LOOK keo 2 max carbon坐墊: PROLOGO C.one nack快拆: TUNE DC14
Hans_li wrote:最近預組車,預算約&...(恕刪) 以科技性與空力來說前二者RIDLEY Noah / Cervelo S3比較多設計可以說義大利的Wilier在歐洲市場的級距是放在與RIDLEY同級外型細膩度,Imperiale頗有碳纖精品的感覺,今天在車展有看過實車 (瘋狂拍照)一級車,就挑喜歡的就好,如果有一天你騎著Noah在路上被路人海放,請不要怪車爛或是埋怨自己選錯車環法的分站冠軍,騎的車也只是跟你一樣而已Sergei Ivanov with his Russian champion's Ridley這就是...一級車的壓力 XD所以小弟我選車時是選二級的Damocles,雖然是二級,但目前依舊是一級車隊的現役車款,在路上拋錨(腳抽筋)坐在路邊休息還是頗有壓力 = =吸引我支持RIDLEY,是因為我被他們的理念所感動到:
cubike wrote:這就是...一級車的壓力 XD...(恕刪) 想太多,騎車高興就好,又不是比賽。騎一級車架心情爽就好,管他是否被人海放?騎一級車架,就喜歡慢慢騎,讓路人好好欣賞。有時後旁邊騎機車的大伯會問:Q: 這一台多少?A: 兩萬Q:有這麼便宜嗎?不是都七、八萬?A:沒那麼貴啦!只要兩萬Q:哪裡做的?A:現在都嘛台灣做的....end------------------------------------------------------女王騎 Brompton,路邊騎機車的歐哩桑也會問:這一台要三千元嗎?騎車自爽就好,何必介意別人的想法?
180K很難組的起來.我的選擇是第2隻車架第2隻車架約110-120K剩60K搭配SRAM RED算40K好了你還有20K給座管彎把坐墊剛剛好.那輪組呢?不配板輪對得起這隻車架嗎?預算多+50K買輪組吧這我的車一級鋁車.買不起炭的RIDLEY Phaeton-R開箱輪組是38(咪妮咪特)鋁框板輪.平地.爬坡都ok.個人覺得拉.騎起來跟登山車差不多少.緩坡加速性佳.這隻車架也可以裝到180k.但是我覺得沒甚麼意義.傳動系統sram Force>sram red +10000+ROTOR 橢圓齒盤+7400彎把鋁製彎把升級碳纖彎把+8000座管升級比較高級炭纖座管+3000輪組換全炭纖維板輪+40000也能180k
Imperiale跟Noah都不錯 而且撞車率不高 如果要挑Imperiale的毛病的話 就是它的走線我不喜歡而Orca是其中最便宜的 本身的流線也很好看 也是可以考慮不過最重要的是........錢要花的下去
vhsin964 wrote:想太多,騎車高興就好...騎車自爽就好,何必介意別人的想法?(恕刪) 很有道理~小弟我也知道這道理~不管騎什麼車,常常停在路邊等紅綠燈就會被阿伯們估價只是小弟我臉皮薄目前車比人兇,自我調侃一下而已,請別介意
龍頭三千八把手 FSA的 應該八九千變速 RED整套大約四萬一輪組 零九年跑零 三萬三以下吧...座墊 不詳卡踏 SPEEDPLAY 不銹鋼軸 應該不超過六千才對這樣合計 哩哩摳摳就要快十萬了......不含車架這幾支車架價格就等於這些零件加總的費用了.......要二十多才有辦法組立把變速降下來用FORCE 可以省一萬......效率也不至於差到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