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淺談公路車架的幾何(二)功能性選擇的觀點

ucc0279peter wrote:
感謝各位大大的指導及...(恕刪)




隔空抓藥

設定無大問題



先確認saddle是幾近水平



再來

BB-saddle一次只調3mm~5mm (so 71 ------> 70.3 or 70.5),一段時間OK以后再往上3mm

(你原先非卡鞋也是有高度的)



(我bb-saddle為72 蠻OK的 ---- 0.86 ~ 0.89因人而異)


騎姿,您是縮小腹立骨盆,兩手微彎嗎? (基本功)











meridian wrote:
那為何我越騎越累的時候, 會覺得車子越來越大, 連煞把都懶的握了, 乾脆握在上把
這樣不是應該車架小一點比較好?...(恕刪)


強~~烈~~~的同感+2

ME TOO有這種FU
有一個疑問
環法選手往往座艙空間也很長 那為何競賽的空間 座艙會比較小呢?
這裡的競賽 是否是指像場地賽那樣的競賽 不需要長時間的競賽
所以讓肌肉能更密集的施力?是否是這樣呢?

pixal64 wrote:
meridian w...(恕刪)


很累的時候應該是不能適應高低落差太大,而不是車架太大.

這三種設定最大的差別是在高底的落差,落差越小對於長時間的騎乘越舒服.(背部肌肉負擔較小)

要造成較小落差又要有足夠的伸展就需要較長的上管.不然就像有些人會選小一號的車架,設定正常的座管高度而又無法適應競賽型的高落差就只好把龍頭給墊高了.就像長頸鹿那樣.看起來很奇怪的.

外國人的比例通常上身比較長,所以上管普遍需要較長才能獲得足夠的伸展.

高低落差的差別除了身體比例外,身體的柔軟度與背部肌力也會造成差別.所以相同身高的人所適合的高低落差也不見得會一樣.



對於略大的車架會更伸展越舒服 新手小弟有幾點疑問:

第一點:大 就是你會更往前 那更往前你的骨盆就越立不起來 身體因為要更往前所以變得更斜?
難道所謂的舒適就是伸展整個身體但是骨盆不立了是不是這樣?

第二點:上半身與手偏短 但是腳長的人 選偏大車架 會不會導致落差很小? 然後一樣是更往前趴呢?

第三點:就個人認為落差的趴 跟往前趴的那種趴 落差大的趴好像還比較沒那麼辛苦 因為就像前面幾位網友所言
騎到越累 會越不想往前趴了....真不懂為什麼長時間舒適騎乘 要略大的車架
atenzadream wrote:
對於略大的車架會更伸...(恕刪)


關鍵就在Saddle setback

一個後移量足夠的車座,可以自然讓你把骨盆立起來,把重心拉到後面,手的工作讓它簡單點--前伸、握把、不負重。

我170cm騎535mm上管+100mm龍頭的車,車座還後移。長途如果會累到想握上把,而且很嚴重的話,就是坐的不夠後面,前後平衡失調,手負擔太重。手肩頸負擔重,一般人以為是上管長,其實是因為setback不夠造成的。


屁股往後坐,手自然就能伸出去了。
atenzadream wrote:
對於略大的車架會更伸...(恕刪)


關鍵就在Saddle setback

一個後移量足夠的車座,可以自然讓你把骨盆立起來,把重心拉到後面,手的工作讓它簡單點--前伸、握把、不負重。

我170cm騎535mm上管+100mm龍頭的車,車座還後移。長途如果會累到想握上把,而且很嚴重的話,就是坐的不夠後面,前後平衡失調,手負擔太重。手肩頸負擔重,一般人以為是上管長,其實是因為setback不夠造成的。


屁股往後坐,手自然就能伸出去了。
smartyyi wrote:
很累的時候應該是不能...(恕刪)

所以說若我能找到頭管更長的車, 那其實不用大一號的車架?
如果A車與B車上管長一樣, 但A車頭管長了2cm, 效果跟選大一號車架有沒有一樣?

smartyyi wrote:
外國人的比例通常上身比較長,所以上管普遍需要較長才能獲得足夠的伸展.


您是說白種人嗎? 怎麼印象中白種人是腿比較長呢 平均來說應該是黃種人的上身比較長吧

會不會是因為白種人的手臂比較長才需要比較長的伸展??
meridian wrote:
那為何我越騎越累的時...(恕刪)


你累了,肌肉垮了,姿勢走了

這是練不夠
歡迎來Aq's Bike http://aqbike.blogspot.com/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